“且所言之变法并非纸上谈兵,前几个月我曾前去民间反复考察过,一些通变之术确实可行,十分利民惠民呐!”
曹先藺曹大人,这一生并无子嗣,连唯一的妻子也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与世长辞。他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每一个变法皆是贬谪之后行万里路实地考察,一点一点的读万卷书反复思考,一点一点的实践摸索出来的。
曹先藺即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他这一生用实践证明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他何须证明,他向来都是随心而欲,随缘而安。
只是终归会有些许遗憾,伯乐也好,千里马也好,他终归知音难觅,孤独终老了。
“蔺兄今日感慨良多,可是有何高见。”景玉心中了然,她幼时曾有缘见过曹大人,不得不说,见过那么多世的人,唯此人让景玉心生敬意,打心底的敬爱有佳。
“高见倒是不敢当,只是如今朝堂腐败,民生微滞,着实有些担忧。恐怕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我朝假以时日……”危已。
大概天下文人皆是有个臭毛病,不是忧国忧民,就是忧天下忧民生。
“何不去请曹大人。”曹大人的改革变新之法虽有冒险之处,可绝对能适应未来潮流,让本朝焕然一新,迎接新的生命。
“景兄的意思是……”蔺瑾阳脑中微闪过一个念头,只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只留略微痕迹。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景玉望着亭外石崖的小溪流,意有所指的开口道。
“……”蔺瑾阳满眼放光,他懂了,他懂了。
白衣少年,一个坐品香茶,一个起身四转,心里嘀咕: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太好了……
至于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景玉,是不会知道她说的这么一句话,竟然莫名其妙的让她的悠闲时光到了头。当然,这是后话了。
高能兄:引用兄,不用出来了,我在此为你洗手作羹汤啦!
别出来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