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升吃完一盒饺子后和康敏也熟络了起来。
康敏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后又让他带了一盒饺子给原时楚。原则升想着自己这种节日不在儿子身边不由地有点神伤,深深谢过了康敏。
大概一个人憋久了真的需要一个人倾诉吧。原则升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对孩子的亏欠感和愧疚感全盘告诉了康敏。话说完之后才发现这样有点逾越,对方非亲非故的,自己怎么就吃了一盘饺子就称兄道弟了呢。
康敏倒是一颗七窍玲珑心,很体贴地开口:“如果原先生不想这样下去,或许可以辞掉研究所的工作!”
原则升眼睛一亮:“对啊!”但说完眼神又暗淡下去,“可是我辞职又能做什么呢?”
他不是那种二十出头来美国白手起家的热血少年,他已经是一个有一双儿女的中年父亲。
他虽然有不少积蓄,但如果辞职不干了迟早会坐吃山空,他儿子还要买房子娶媳妇呀!
康敏沉吟了一会,认真开口:“或许我可以帮助你。原先生,不知你是否有意去学校当个老师?”
原则升乐了:“我在国内的时候就当的大学教授!”
康敏立即答道:“那太好了,我去帮你问问。”
第二天早上,原时楚的早餐是久违的饺子,晚起的爸爸睡眼惺忪地对他说:“儿子,冬至快乐。”
在几天后,原则升收到了康敏的电话,去了一个贵族学校面试。校长看了他的履历大为赞赏,直接让他做了生物组组长,大家见了都称一声“教授”。
就这样,原则升到了那个贵族初中教书,原时楚也转到了那个学校念书,后来,原时楚碰到了关维与祝与新。
而原则升因为这件事对康敏非常感谢,不自觉中两人多了往来,成了朋友。
康敏有个五岁的混血儿子,和前夫离婚后被判给了康敏,儿子叫康文。
康敏没到节假日总会送些应景的吃食送给原家,后来原时楚对康阿姨的到来夹道欢迎,还经常去给康文辅导作业。
文文最崇拜的就是会打篮球会答题目的阿楚哥哥了!
原时楚甚至教了文文好多中国话,亦兄亦师。
就这样几年下来,两家走动甚是频繁。文文可崇拜他的阿楚哥哥,一逮着机会就上他家来玩。后来康敏在研究所太忙的时候索性就把文文扔在他家了。
去年文文出了一场车祸,抢救的时候康敏孤立无援,只好拨了原则升的电话号码。
当原则升赶到时,平时一脸笑吟吟的康敏哭的妆都花了,她跪在地上哭着,喃喃道:“我的文文,我的文文,要是他出了事情我可怎么活啊!”
原则升当时心里蔓延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他将地上的康敏半扯半抱地扶起来,拍拍她的背:“没事的没事的,吉人自有天相。”
庆幸的是文文抢救了过来,主刀医生欣慰地说:“Good luck!”
康敏喜极而泣。
而原则升,抱紧了怀中的康敏,声音掷地有声:“康敏,让我来照顾你吧。”
这个年纪,不求惊天动地的爱情,更希望相濡以沫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