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想成为医者,给您研究出一副长生不老药,让你您永葆青春!”
“陛下,我要成为像徐达、戚继光那样的武将,带领大明精锐,威震海内外!”
“我要进入工业研究院,将蒸汽机商船研究的跟飞一样快!”
……
似乎是皇帝和蔼、亲民的态度,一名名孩童的声音争先恐后的响起,将崇祯埋没在了童声的海洋之中。
好一会儿之后,崇祯伸手在高台上按了按,朗声道:“纠正一下诸君的话,你们的一切不仅仅是为朕,更是为了自己和华夏百姓。
机会朕已经给你们了,努力吧,朕期待着你们学有所成,以学致用,以行证道。”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学子中,文臣武将家的孩子开始带头吟诵着《大明少年赋》。
这一篇文章至今已经三四年了,不管会不会识字读书的孩童基本都能背下来。
现在这个场合是极为应景的。
现在有人带头了,周边的孩童也立刻跟着一起吟诵着,由开始的涓涓细流,到穿云裂石,到最后的巨浪拍岸。
声音虽然尽显稚嫩,但亦有豪情壮志。
半炷香后,一篇大明少年说背完,现场也安静了下来。
礼部尚书刘宗周前移一步,朗声道:“陛下立下凡童子八岁皆可入学,开智启蒙,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事!
诸君得沐圣化,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字一墨,当报国恩!
今日入学准备,明日正式上课,都散了吧!”
话音刚落,崇祯也上了銮驾,在恭贺声中,缓缓离去。
而后的片刻,整个北京城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家长们领着孩子朝着设立在坊市中的各个社学中而去,无一例外,各个脸上都满是笑意。
“小兔崽,你给老子听清楚了,敢不听先生的话,老子打断你的腿!”
“二狗……子玉,到了社学要好好学,这是一个机会,抓住了就抓住了,抓不住以后也会和爹一样沿街摆摊、走街串巷,风吹日晒的!”
“陈岐,在社学内要和同学们好好相处,互帮互助,不要仗着身高家富欺负人,咱家虽然有银子,但这里面王公大臣的孩子不少,惹火了他们,咱们会倾家荡产的。”
“王先生,孩子就交给您了,若是他有什么做的不对的,您多包涵,若是不听话、犯事儿,您尽管打,我绝不多说一个字。”
……
一天的准备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平日里大街小巷中的成群结队乱串的孩子们都消失不见了,因为都去了学堂。
可这北京城并没有他们的上学而安静下来,反而是更加的热闹了几分。
因为蒸汽机商船拍卖会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