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考虑的,首先不是赚钱,而是水泥的军事效应。
有了这玩意,不说修路,用来修建城池,效果绝对出众。
朱棣前往皇城大内,汇报之后,顺利的见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对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倾注了最多感情,小的时候基本带在身边。
朱棣的培养,朱老板也是十分尽心的。
皇帝之位,要传给长子,传给嫡系。
朱棣虽然也很出色,但比不他的老哥,因此去了北方担任燕王,管理北方的军队事宜。
父子二人在御书房内见面。
朱棣行了一礼,抬起头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儿臣许久没见到父皇了,今日一见,父皇已经有白头发了。”
“人总是会老的,咱也不例外,我们父子二人,最近这些年,聚少离多。北边的情况怎么样?”
“回禀父皇,北边的战事差不多稳定下来,元朝的残余势力,基本龟缩在漠北,不容易找到决战的机会。”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走到朱棣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有些时候,也希望去北方转一转,和那帮人斗一斗。”
“父皇英明神武,如果父皇去北边,一定能荡平贼寇!”
朱棣非常顺畅的拍了一番马屁。
朱元璋笑了笑,“说的好听,却没那么容易做到,咱知道元朝的那帮余孽,躲在草原深处,不敢跑出来。”
“父皇,以前的确不好处理他们,但是最近我听说,允炆弄出来一样材料,名字叫水泥,或许有奇效。”
“哦,你打算怎么做?”
“我准备开办一个水泥厂,用来修筑工事,同时修建一条水泥路,不断延伸到草原深处。”
朱元璋闻言,弯下腰,从书桌下方,取出来一本书册,递给朱棣。
朱棣拿过书籍,看了一眼,书——水泥使用参考。
打开一看,面列举了水泥的各种功效,以及有可能的使用方法。
朱棣随即问道:“父皇,这是谁写的?”
“咱发现水泥的神奇之处后,回到应天府,就组织将作监和兵部的人研究,水泥有可能在什么条件,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朱元璋是一个帝王。
一个帝王,不需要什么都懂。
没这个必要。
他有整个大明朝,作为他的臂膀,全天下的英才,作为他的智囊。
将作监负责大明朝内,各种重要工事的修建,各种宫廷庙宇的建设,甚至还参与陵寝的部分设计。
兵部负责军队调遣,研究各类兵器的功效和作用。
朱棣说道:“父皇圣明!”
“你在燕地许久,好好的跟哥哥弟弟们团聚。”
“是。”
朱棣告辞离开应天府。
如今的他,对皇位,实在没什么野心。
主要是朱标干的很好,在朝野之中威望极高,文臣武将,对朱标都赞誉有加。
除此之外,几位藩王从小就跟朱标玩到大,也是十分佩服大哥。
朱元璋混迹于明教期间,带着朱标和朱棣。
战事繁忙。
大多数时候,朱标是大哥,同时也参与抚养和教育弟弟们。
若非历史的朱标突然暴毙,大明朝的历史,无疑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即便朱标暴毙而亡,朱允炆继位之后,削藩不那么急切,动手不那么残忍,也未必会丢了江山社稷!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