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依次话别,有的叮嘱,有的祝福,言语间全是对马超的敬重与不舍。大乔、小乔走上前,微微欠身,轻柔说道:“兄长一路保重,愿早日平安归来,到时再与兄长相聚。”程普等人拱手道:“马将军,后会有期,盼你得胜归来。”魏延则豪爽地笑道:“马将军,等你回来,咱们再畅饮一场!”
马超走出城主府,只见莎莉儿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马超快步走到她身边,抬手轻轻抚上莎莉儿的脸颊,柔声说道:“阿莉,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等我回来。”
接着,他微微低头,看向襁褓中熟睡的孩子,轻轻伸出手指,逗弄着孩子的小手,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触碰,动了动手指,嘴角还扯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马超见状,眼眶微微泛红,轻声说:“乖孩子,要听母亲的话,等父亲回来陪你。”
孙策与周瑜一同陪着马超来到吴郡郡城外,此地微风拂面,阳光暖煦,远处青山连绵,官道向远方蜿蜒。孙策看着马超,诚恳地说:“兄长,此次分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你一路上千万小心,马岱托付给你,你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周瑜也在一旁拱手道:“大哥,愿你此去顺遂,若有难处,务必告知一声。”
马超对着二人深深作揖,说道:“多谢二位贤弟,这份情谊,马超铭记于心。等天下太平,我们再举杯共饮。”
说罢,马超飞身上马,马岱紧跟其后,与众人挥手告别。他们的身影在日光下拉得老长,伴着尘土,渐渐消失在远方,可这份乱世中缔结的情谊,却如璀璨星辰,深深烙印在众人心里,永不磨灭 。
远在冀州的战场上,风云突变。袁绍向天子请求议和,天子同意后,即刻派遣使者带来旨意,命刘备的部队和吕布的部队火速回长安听候新的调遣。
吕布营帐内,接到命令的吕布兴奋得满脸通红,他大步走到营帐中央,对着部将魏续、宋宪等人叫嚷道:“可算等到这天了!老子早就受够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了!”魏续、宋宪等人亦是一片欢腾,纷纷摩拳擦掌。其实,王允此时在长安,早已和吕布暗中谋划,之前在冀州他们一直出工不出力,正愁找不到合适理由回长安另图后事,如今这道命令,恰似一场及时雨,众人迫不及待地准备收拾行囊,踏上返程之路。
而刘备这边,当使者宣读圣旨时,他满脸诧异,缓缓站起身,眉头紧锁。如今战场上形势大好,马超刚刚平定了袁术,己方也正处于优势,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机,为何天子突然召回?简雍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刘备,似乎洞悉他的心思,轻咳一声,上前一步低声说道:“主公,天子此举,恐怕另有深意。”刘备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简雍所言极是,只是这其中的缘由,一时还难以捉摸。”
关羽手抚长须,面色不悦道:“大哥,好不容易建立的优势,就这样放弃实在可惜。”张飞也急得直跺脚:“俺就不明白了,陛下为啥要召回咱们,这仗打得好好的!”刘备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圣意不可违,既然陛下有令,我们只能先回长安。只是此番回去,定要小心行事,摸清楚朝中到底是何情况。”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刘备无奈地下令整顿军队,准备返程。士兵们虽也满心疑惑,但军令如山,只得开始收拾行装。营帐外,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也在为这突然的变故感到不解 。与此同时,吕布那边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欢声笑语,迅速地将物资装车,一心想着早日回到繁华的长安,全然没有了在冀州战场上的那份疲惫与压抑。
长安宫中,天子刘辩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着算计与阴鸷。为了对付实力渐强的马超和孙策,他权衡再三,不惜暂停了与袁绍的征战,早早便向冀州发出了旨意,命令刘备和吕布的部队即刻返程回长安听候调遣。
彼时,冀州战场上的刘备和吕布收到旨意后,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开始准备返程。吕布阵营一片欢腾,他早就对这冀州战场心生厌倦,如今有了回长安的命令,仿佛挣脱了枷锁,迫不及待地督促士兵们收拾行囊、整理军备,一心想着早日回到长安,继续他的宏图霸业。而刘备这边,虽然满心疑惑,可圣意难违,在简雍的参谋下,无奈地指挥军队缓缓撤离战场,朝着长安方向行进,一路上,士兵们步伐整齐却带着几分不解,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似也在诉说着对这场半途而废战事的疑惑。
与此同时,在庐江,孙策正与周瑜商讨着江东的未来规划,满心期待着与马超再次把酒言欢,共商天下大事。而马超也已整顿好军队,踏上了前往宛城的征程,他心中挂念着未竟的事业,又惦记着远方的妻儿,只盼能早日安定局势,接回莎莉儿和马越。
那支身负天子旨意,前往庐江给孙策和马超传旨的队伍,却像是闲庭信步一般,悠悠荡荡地赶路。当他们终于抵达庐江时,才惊觉马超早已率部离开,前往宛城。这下,传旨的使节们慌了神,不敢有丝毫耽搁,又匆匆忙忙朝着宛城赶去,一路上人困马乏,却丝毫不敢放慢脚步,生怕耽误了天子的要事。
而此时,刘备和吕布的部队日夜兼程,已经快要返回长安。长安的城门遥遥在望,城墙上的旗帜随风舞动,仿佛在迎接他们的归来。刘备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城门,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此番回到长安,又将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吕布则一脸兴奋,想着回到长安后如何在天子面前邀功请赏,重新谋划自己的势力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