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相当惊喜,相当意外。
好像09年,柴婧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名嘴来着,这是体现出泱市的重视?
虽然这是个争议人物,但翟达明白
事已至此,不必自扰。
又不是他能控制的。
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采访流程、或者以什么形式,说不定只是在校门口傻兮兮的念提词板:“哈工大是一所有历史传承的大学,在校长的英明领导下”
那样的话,其实谁来都一样,你派赵中祥来,也拍不成动物世界。
江小白之后又说了些有的没,但其实已知的信息不多,除了那天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外,似乎也就是得整两套“年轻”、“得体”、“有风采”的服装。
学校给了两个建议,A:穿印有“哈城工业大学”几个大字,除此以外再无装饰的松垮白色短袖。
翟达:B!B!B!
也就是穿正式一点。
许多大学生在获得荣誉的时候,都是穿正装接受采访,青涩的样子一看就是好学生。
翟达自有一套足够牌面的正装,只需要为小木头整一套,不说标准套装,至少是有正装风格的衣服。
不过距离采访还有整整五天,翟达也不可能啥也不干,就在家护肤等着上电视。
事还要做,课还要上,短途旅程之后,翟达重新开始对一些计划进行跟进。
比如为老榆准备倒吊设施,要开工了。
——————
周二下午,翟达下课后将卢薇送回家,独自去往了位于“道里区”的工业园。
距离最初在这里遇见摇头晃脑的高成,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想当日对方是何等恣意洒脱,让人羡慕。
而如今物是人非园子还在,人进去了。
爹也进去了!
之前怎么都不愿意的工业园,立刻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一切条件按最高规格给到越达餐饮,地税三免两减半,物业费全免,租金比全园区最低还便宜八毛,
还送二十个固定车位
这处工业园的西北角有一座老楼,整体呈现长方形,尖顶红砖,侧面还有一栋类似钟楼的耳房,远远看着如同教堂一般,带着明显的苏式色彩。
如果从其内的二楼往外看,还能将松花江一览无余,景色宜人。
唯一可惜的是那钟楼上的大表盘只剩一个空洞,被水泥糊死,破坏了一定美感。
老楼的编号是9号,正门就在钟楼脚下,翟达对这里并不陌生,整个厂子的前期规划就是他和许学军一起定下的。
除了早期作坊级的设施,“越达餐饮”还计划投入400万,将产能拉上去,一些设备已经逐渐进厂安装。
算是翟达弄出来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工厂”。
此时里面大概有20号人正在工作,许学军是这里的厂长或者说车间主任,他的管理方式算不上先进,但至少“玩的转”,毕竟大厂子里做过许多年。
而且老头子不是固步自封的人,他从未停止过学习,这是师父于立华留下的最大烙印。
不过今日翟达不是来找他的,而是来找陆涛的。
一路和许多员工点头打招呼,在一声声“达哥”中翟达没有迷失方向,径直来到大洞下方,这里有四五个人正在忙碌。
陆涛一板一眼的戴了个安全帽,青涩的脸庞如同工地上的随时准备背锅实习生。
人是上午来的,字是中午签的,手铐是下午带上的那种。
不过在翟达的全权委托下,他其实是整个设施安装的总指挥+设计师+甲方。
翟达走过去打了个招呼:“怎么样?顺利么?”
陆涛抬了抬安全帽:“还顺好吧我也不确定。”
从东阳回来后,为了不过多耽误学业,陆涛立马开始了“倒吊装置”的建设工作,熟悉的老师介绍了一个小小的施工队,拉了四五号人来,今日正在现场对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