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公外婆一起,吃的新年第一顿饭,已经摆好上桌了,红烧肉,炖鸡,红烧鱼,酸辣土豆丝,红烧茄子,猪肉炖粉条,其中红烧肉和鱼,是苏父苏母在镇上,买了拿过来的。
苏母和舅妈的手艺是不错的,大家吃得别提多香,表弟表妹说:“要是每天都有这么好的菜吃就好了。”
舅妈笑骂着,“小孩子想得挺美的,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想天天吃。这肉和鱼,还是你姑姑姑父带来的呢。”
吃过饭,大人收拾好聚在一起烤火聊天,小孩又跑出外面玩耍去了。苏星染不喜欢往外跑,便坐在屋子里取暖。
外婆问苏母,“惠兰今年你们怎么,提那么多东西上门,家里还有没有用的吃的。”外婆就是担心,苏星染家把好的都提过来了,到时候回家吃用紧张。
“娘家里还有吃的,去年农历六七月份,我们和老宅那边重新提起分家,签了分家协议文书,以后等到他们年满六十后,每个月按村里赡养老人的标准,赡养他们,他们老了生病的费用两兄弟平分,别的没有了互不干涉。”
“你那公婆愿意?”外婆和舅妈同时出声。也是,他们都知道老苏家那对夫妻,有多难缠的,居然愿意签订分家文书,所以有些好奇。
苏父没出声,让苏母继续说,“国民去找了村里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还有现在的村长和大队长,去老宅处理的,反正国民铁了心不管,他们怎么闹也不松口。后面没办法他们就签了。”
“也好,这样以后你们不用受那么多累,顾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了。”外公点了点头,他知道为人子,遇到偏心的爹娘,是挺难的。
“染染认了村里的大夫做师傅,现在跟着她师傅学习医术。”苏母想想,还是告诉声娘家的爹娘他们。
“这样好啊,学得一门医术,以后当大夫也好,人啊总有生病的离不开大夫。”外公是非常满意,自己的外孙女学医的,他眼里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反而觉得女孩有门技术旁身,以后路好走不用吃那么多苦。
苏星染一家,晚上在外公外婆住了下来,明天再回家。晚上外婆和苏母、苏星染睡一起,苏父和外公睡。
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后,一家三口坐乘村里的牛车赶去镇上。外公外婆很不舍得,但是还是得离开,只能承诺以后多点回来看望。
中午是十二点多的时候,赶回到了家,一家三口刚坐下休息了一会,门外就听到了有敲门声,和人说话的声音。
苏母觉得奇怪,是谁上门呢?村里的人都知道他们家,初二回娘家初三才回来。有时候没赶上早上的牛车,回到家都已经是下午了。
有人敲门,只好去开门,门打开,外面站了三个人,一对中年夫妻,是村里张姓那边的,苏母上工的时候见过几面,没打过招呼,不熟悉,只是知道有这么两个人,还有一个媒婆打扮的老婆子。苏母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
但是新年,也不好把人拒之门外,现在也不懂这三人上门干什么。把门打开请人进门,苏母一边走,一边觉得莫名其妙。
“国民,家里来客人了,”苏母对着在厨房,收拾从娘家带回来的东西的苏父,喊了一声。
苏父放下手上的活,走进屋子里面,看到面前的三个,人也觉得莫名,他记得自己家,和这些人没有接触,但是秉着上门都是客的原理,苏父还是笑脸相迎,请他们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