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孔捷跳起来,却被爆炸的气浪掀了个跟头。李云龙耳朵嗡嗡作响,却笑得像个孩子:"他娘的!咱们也有炮了!"
没人注意到,夜空中有一道微弱的反光一闪而过。
五、鹰的眼睛
那道反光属于一架九七式侦察机。
飞行员小林少尉调整着望远镜焦距,眉头越皱越紧——根据航空地图,这片山区应该只有几个散落的村庄。但眼下,他分明看到山谷中有规律的反光,像是......金属?
更奇怪的是,地形图上标注的矿洞位置,现在居然竖起了疑似烟囱的建筑物。小林本能地按下快门,相机"咔嗒"声淹没在引擎轰鸣中。
同一天傍晚,太原日军司令部。
"放大!再放大!"山本大佐的指挥刀重重戳在照片上。放大镜下的图像逐渐清晰:那不是烟囱,而是一座......工业炉?
作战参谋倒吸一口凉气:"八路军在炼钢?"
山本突然想起半个月前截获的奇怪电文——"红星计划"。当时他们以为是共军的某个政治运动,现在看来......
"通知特高课。"山本的声音像淬了毒的刀,"重点侦查鹰嘴崖区域。"
六、内部危机
赵小梅发现账本不对劲是在一个雨天。
作为兵工厂的物资管理员,她清楚地记得上周领用了三十公斤铜料。但今天清点库存时,发现实际只用了二十五公斤。
"会不会是统计错了?"田英小声问。
赵小梅摇摇头:"我亲手记的账。"
更奇怪的是,最近总有人在深夜出入仓库。昨晚她值班时,明明听见工具间有动静,但检查时却什么也没发现。
"要不要报告陈团长?"
"再观察观察。"赵小梅咬了咬嘴唇,"万一是自己同志呢?"
七、暗流涌动
李云龙发现哨兵失踪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
"两个岗哨,连人带枪没了踪影。"孔捷脸色铁青,"现场连个脚印都没留下。"
丁伟检查完弹仓,眉头拧成了疙瘩:"不是遭遇战,他们根本没来得及开枪。"
陈长安望着崖壁上几处新鲜的刮痕——那绝不是野兽能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赵严临走时的警告:"你们的光,会引来飞蛾。"
当夜,兵工厂加强了戒备。但没人发现,在对面山头的松林里,有个黑影正用德制望远镜观察着洞口的火光。他手腕上的刺青在月光下若隐若现——那是朵妖艳的菊花。
八、风暴前夜
"必须加快进度。"陈长安在油灯下展开新的蓝图,"下个月我们要量产步枪,至少......"
"砰!"
突如其来的枪声打断了他的话。众人冲出门外,只见西南哨位方向腾起红色信号弹——这是最高警戒信号。
李云龙抄起崭新的"红星-1型":"来得正好!让鬼子试试咱们的新家伙!"
丁伟却按住他的肩膀:"不对劲......"
远处的枪声稀稀落落,反而有种诡异的规律感,就像......就像在故意引他们出去。
陈长安突然明白了什么,转身就往兵工厂跑。但已经晚了——仓库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个鹰嘴崖。
在所有人看不到的阴影里,一个矫健的身影正沿着悬崖快速撤离。他背包里装着"红星-1型"的图纸,腰间别着半截迫击炮的击发装置。
九、余波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
当黎明来临时,陈长安站在废墟前,手里攥着半张烧焦的图纸。李云龙提着带血的刺刀走过来:"抓到个活的,说是特高课的。"
"问出什么了?"
"嘴硬得很。"李云龙啐了一口,"不过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个。"
那是一张精确标注着兵工厂各车间位置的手绘地图,连暗哨的位置都标得一清二楚。
丁伟脸色骤变:"我们中间有鬼。"
陈长安的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战士们——他们脸上还带着烟灰,眼睛却亮得吓人。这些人里,谁会是那个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