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和赵刚同时反对:"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陈长安的眼神异常坚定,"只有我能用日语应付突发情况。再说,王营长冒的风险比我们大得多。"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最终,李云龙重重地叹了口气:"行!但你要带足人手,我让和尚带特务连在二里外接应!"
(4)里应外合
行动定在五天后的午夜。这天傍晚,陈长安和十二名战士换上了伪军制服,每个人的臂上都缠着一条白毛巾作为识别标志。
"记住,"陈长安最后一次交代行动计划,"进去后分三组,一组控制岗楼,二组解决巡逻队,三组跟我去弹药库。动作要快,尽量不要开枪。"
夜幕降临,小队借着夜色向据点摸去。在约定的地点,一个黑影正在等候。
"陈团长?"来人低声问道,正是王营长派来的三连长。
陈长安点点头:"都安排好了?"
"今晚值班的都是自己人。"三连长递过几张通行证,"王营长已经设法调走了日军顾问,但你们只有两小时时间。"
按照计划,小队顺利通过了哨卡。陈长安带着四名战士直奔弹药库,沿途的伪军哨兵看到他们臂上的白毛巾,都默契地转过头去。
弹药库门口,两名日军哨兵正在抽烟。看到来人,其中一人警觉地端起枪:"站住!口令?"
陈长安用流利的日语回答:"富士山下。小岛君,今晚不是佐藤值班吗?"
哨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对方日语如此纯熟:"佐藤前辈身体不适...你们是?"
"师团部检查组的。"陈长安亮出伪造的证件,"最近各据点频繁遭袭,司令部要求加强巡查。"
就在哨兵查看证件的瞬间,陈长安突然发难,一记手刀击中对方颈部。与此同时,他身后的战士也制服了另一名哨兵。
"快!"陈长安打开仓库大门,战士们迅速将炸药安置在关键位置。
(5)全面起义
随着一声巨响,弹药库方向腾起巨大的火球。这成了全面行动的信号。埋伏在外的八路军主力立即发起进攻,而据点内的伪军则纷纷倒戈,将枪口对准了日军。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小时。当李云龙率领大部队冲进据点时,看到的是一群脱下伪军帽徽的士兵,正帮着八路军搬运物资。
王营长大步走来,向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李团长,伪军第三营全体官兵请求归建!"
李云龙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王营长的肩膀:"好!从今往后,你们就是老子的兵了!"
陈长安走过来,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王营长,你救了至少两百个弟兄的命。"
"不,是陈团长你给了我们重新做人的机会。"王营长郑重地说,眼中闪烁着泪光。
(6)扩大根据地
这次成功的策反行动影响深远。不仅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王营长带来的日军布防图让八路军掌握了周边地区的详细情况。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独立团联合新起义的部队,连续拔除了三个日军据点,将根据地扩大了近三分之一。
团部会议上,李云龙兴奋地指着地图:"同志们,现在咱们的控制区已经延伸到平汉线附近了!"
赵刚笑着补充:"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动摇了整个地区的伪军。据地下党报告,至少有三个据点的伪军开始暗中联系我们。"
陈长安却显得若有所思:"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谨慎。日军不会坐视不管,很可能会进行报复性扫荡。"
"怕什么?"李云龙满不在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老李。"陈长安摇头,"我建议主动出击,趁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先打掉他们的指挥系统。"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王营长提供的日军高级军官行程表。下周二,驻山西日军参谋长将视察榆次据点..."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文件上。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正在这群中国军人心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