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们正式在长乐村的祠堂里面安顿了下来。
当然,祠堂里面渐渐变多的床铺柜子、锅碗瓢盆,难民身上眼熟的不合身的棉衣,在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情况下,变成了理所当然。
唯一不同的是上山砍柴需要抢,地里可怜的那点收成必须派人守着。
“张哥!今天还需要松针吗?”一个瘦弱的男孩子站在铁门外不敢靠近,眼巴巴地看着院子里正在琢磨着编竹筐的张凌。
小狼们虎视眈眈地守在铁门旁,只要门外的人试图靠近一步,便呲牙低吼。
小男孩十岁左右,身后还躲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身上的棉衣明显大了,几乎盖住两人的膝盖。
“可以!”张凌起身到堂屋拎着一个背篓,拉开虚掩的铁门,“给你!还是老规矩。”
“知道了。”男孩子高兴地抱住背篓将肩带挎在额头上。“我们很快回来。”
“谢谢张哥哥!”小女孩乖巧地道谢,然后拉着男孩的衣服亦步亦趋地离开。
“小心一点。”张凌点点头下意识叮嘱道。
难民们安顿好之后解决了穿和住的问题,但是几十个人的吃喝是个大问题。
去安全区的人家里可不会留下一点食物。如果不想当强盗那就只能帮村里的人干活,换取一点食物。顺便上山寻找一点能裹腹的食物。
男孩叫李浩然,女孩叫李姗姗,兄妹俩跟着爷爷和爸爸逃到了这里。
前些天张凌不小心露出的实力,深深地震撼到了李浩幼小的心灵。于是一家人壮着胆子上山套近乎。
张凌后山上的松树掉了厚厚的一层松针。这玩意儿是上好的引火材料,还能当床垫,腐化后还能当肥料。
俩小孩每天能扒拉两背篓的松针,一背篓松针换一个红薯或者土豆,这是张凌的定价。
不是他小气,而是现在粮食才是硬通货,贵比黄金。
李浩的父亲和爷爷在房屋旁边帮张凌挖土,夏天自己开垦的那两块山地两块田一直没有种,现在正合适种一些萝卜和油菜,免得引人起疑。
至于收成如何,不是张凌所关心的。
“张凌!”刚坐下准备继续编竹筐的任务,外面又响起了王国强的声音。
“强哥!”张凌只得放下手里的活,起身开门。
王国强骑人力三轮车气喘吁吁地停在门外。
“我刚从安全区回来,有你的信!”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
“我的信?”张凌心念一动,难道是?
“嗯,我见到了你弟弟妹妹他们三个人。”将信塞到张凌的手心,“给你。”
张凌沉默了一会儿,打开手里的纸。
里面只有几行字,看字迹像是弟弟写的。大致是说他们在安全区还算安全,不过逃难的时候没有带冬天的衣服,现在很冷。
“他们没饿着,但是棉衣肯定没有。”王国强将之前看到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嗯!”张凌应了一声没说话。
良久,王国强瞧了瞧他的脸色,忍不住好奇问道:“你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