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前一周,张涛站在姜教授家门前,手心冒汗。这座三层别墅被高大的铁栅栏围着,院子里精心修剪的灌木排列得像实验室里的刻度线一样精确。
"放松。"薛珅低声说,调整着领带上的微型摄像头,"只是普通的学生拜访评委。"
陈希站在另一侧,手里捧着《蓝火集》的精装本:"我准备了签名赠书作为礼物。学术交流,合情合理。"
张涛深吸一口气,按响门铃。出乎意料,开门的不是保姆或姜教授,而是林小雨。她穿着简单的家居服,眼镜后的眼睛在看到三人时瞬间睁大。
"你们...怎么来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
"预约过的。"薛珅提高音量,确保可能的监控能听到,"我们是南城一中的化学竞赛代表队,来请教姜教授几个问题。"
林小雨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眼楼梯:"姜叔叔在书房工作,我去问问。"
她关上门,留下三人站在门廊。片刻后,门重新打开,这次是姜教授本人。他穿着考究的灰色家居服,面无表情地扫视三人:"我记得预约是明天。"
张涛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们根本没有预约。
"是我们的失误。"陈希反应迅速,递上诗集,"抱歉打扰了。这是学校文学社的新书,想请您指正。"
姜教授接过书,眉头微皱:"我没时间应付这种—"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机制,"薛珅突然说,"您在《自然化学》上的论文提到一种新型催化剂,我们想请教具体制备方法。"
这个精准的学术钩子起了作用。姜教授的眉头舒展了些:"...进来吧。只有二十分钟。"
别墅内部像一座小型博物馆,墙上挂满姜教授与各界名人的合影,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奖杯和证书。张涛注意到,所有照片里的姜凡都穿着正装,表情严肃,像个精致的道具而非活生生的孩子。
姜教授带他们来到一楼书房,而不是平面图上显示的二楼主要书房。这个房间摆满了化学专着和实验设备,显然是他的工作区。
"什么问题?"姜教授直奔主题。
薛珅开始提出一系列专业问题,巧妙地将姜教授的注意力引向实验数据。与此同时,张涛假装记笔记,实则观察房间的每个细节——书架、保险柜、电脑...
陈希则负责转移话题:"姜教授,您在家庭与学术成就方面的研究也很有启发性。作为在非传统家庭长大的孩子,我特别好奇..."
姜教授的表情瞬间变冷:"那项研究与化学无关。"
"但与人有关,不是吗?"陈希轻声说,"比如双胞胎之间的奇妙联结..."
书房的温度仿佛骤降十度。姜教授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精确得像节拍器:"我不知道你们在暗示什么,但如果这是某种幼稚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