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元甲》的拍摄过程中,曹昆清晰地感受到,这一切成就得益于林晴霞带来的好运,其影响力无可估量。
即便许多人称赞黄元伸兼具英气与儒雅,是诠释霍元甲的绝佳人选,但曹昆演绎的大侠霍元甲却更受大众青睐。
不仅因为他更为俊朗、演技更出色,还因为他凭借《许文强》积攒的观众基础,以及他在全亚洲范围内超凡的亲和力!这份无与伦比的观众缘甚至超越了成龙的号召力,在亚洲各地——从港台到东南亚,从中亚到北亚乃至内地,曹昆的魅力征服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不分性别与长幼。
伴随着激昂的配乐《万里长城永不倒》,香江掀起了一股热潮,万人空巷只为一睹风采!
当初,着名制片人徐小明(《木棉袈裟》导演)提议拍摄此剧时,“亚洲电视”的高层对此陈旧题材持怀疑态度。
然而,由于徐小明的坚持,《大侠霍元甲》最终得以启动。
这部二十集的连续剧在 播出后收获了巨大成功,“亚洲电视”和徐小明欣喜若狂时,未曾料想这部剧真正的辉煌要等到三年后的中国大陆才显现。
在 ,它是一出高收视率的佳作;而在中国大陆,则创造了一段电视剧历史上的传奇,主创人员因此获得的狂热追捧,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巅峰。
在改革开放初期,《霍元甲》能够成为首部进入大陆的 剧集,首先得益于其内容与主题。
抵御外敌,伸张正义,传承爱国情怀,这是大陆可以接纳与喜爱的主题。
当《大侠霍元甲》在大陆播放时,片名前的“大侠”二字被删去,原因是“大侠”一词带有浓厚的“封建文化”意味,担心观众看过后会对所谓的“大侠”产生盲目崇拜,从而动摇多年来通过各种“英雄模范”形象建立起来的主流价值观。
但这样的顾虑很快烟消云散,随后出现了《黄河大侠》、《白眉大侠》、《侠客行》、《侠女十三妹》等一系列作品。
无需“大侠”二字的铺垫,初次接触港剧的大陆观众如同着了迷一般,大街小巷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守在电视前观看,热闹非凡,人们纷纷热议剧情。
提到“霍元甲”这三个字,总能唤醒无数人的回忆。
每当《霍元甲》播出的日子,城市的大街小巷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