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不仅是自发的力量,更是时代的红利。科技赋能不是说说而已,我们能够看到,其他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让乡村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告别旧有的发展模式,走向繁荣。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
李默又开始详细讲解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如何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人才,最终走到借用科技创新的时代红利,乡村人才自己发展自己,乡村产业自己发展自己的地步。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这些内容,大多是李默进入科协之后,曾经深思熟虑的一些问题。
在处处被打压的时间里,工作的烦闷再加上生活中的那些苦恼,并没有压垮他。他反而利用独处的时间去思考工作和未来,而每每只有思考问题的时候,他才能够暂时让思绪平静下来。
所以面对石俊的质问,李默很轻易地拓展了自己的回答,让自己原本干枯的发言,变得丰盈了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石俊在与李默的语言交锋之中,无形落了下风。
石俊的火气消散了一些,不过他仍然寻找着李默发言的破绽,试图将他辩倒。这位教授的骨子里面,好像就是刻薄和尖锐。
李默以柔克刚,不紧不慢的态度,跟石俊勉强算得上是有来有往。
直到分组讨论结束,石俊也没有攻破李默的论述逻辑。
“这个回答还有点东西,勉强算是过关。”
没想到石俊也不生气,反而平静丢了这么一句话,于是结束了讨论。
结束之后,石俊收拾了本子和茶杯,起身就离开了,也没有跟李默再多说什么。
李默也没有什么自得的感觉,毕竟石俊这是拿他的爱好挑战自己的专业。如果这都被他辩倒的话,那只能说他在县科协都白待了。
眼看学习研讨结束,李默也缓缓收拾书本和纸笔,准备起身回宿舍。
没想到,赵武突然出现,笑着说道:“这位同学看起来面生,之前在教室看你好几次,还认为你是工作人员。没想到,你也是我们组的学员。今天晚上,你可是帮了我们组狠狠出了一口气。”
李默闻言,也没有当一回事:“赵局长说笑了,我不过是跟石老师讨论一些理论问题而已。石老师的学识以及经验都远胜于我,只不过没有我对科协工作熟悉而已。”
赵武闻言却摇了摇头:“你是不知道,咱们这位石老师的厉害。之前在别的组,就弄得很多人下不来台,还是吴雨校长出面周旋,这才让石老师没有说得很过分。
特别最近盯上我们组,每次分组研讨,都狠批我们。我们也跟吴校长反映了,但是人家哪看得上我们。我今晚出来硬顶,是实在气不过。只可惜,我这库存不够,给他一说就卡壳。要不是你今天发力,只怕我们都要被他骂一个钟头。”
其他人闻言,也都纷纷围了过来,纷纷表达了感谢。一时之间,李默的身边,聚集了不少同学,为他可怜的人气,带来了一个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