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云的笑容,表明了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喜欢。
不过郑宏云没有对他进行夸赞,而是直接问道:“确实从你的履历还有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你身上的一些亮点。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不仅是准备认识认识你,也想要考考你。”
李默闻言,露出了认真的神情:“请您出题。”
郑宏云点了点头:“我听说你策论写得不错,但是回答我的问题,我希望你不要整那些词,也别跟我整那些虚的数据,我就想要听一些大白话。你能否用我听得懂的语言说说,怎么立足县科协,为老山县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郑宏云其实问的就是李默担任副主席以后,准备怎么去干。
如果正式一点,李默完全可以回答,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县域经济痛点,通过技术赋能产业、人才驱动创新、科普提升素质,破除地域限制,让“小科协”释放“大能量”,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一般不懂行的领导,喜欢听这些话,你说空吧,人家一条条说得头头是道的,而且显得理论水平很高。特别是一些“赋能”啊、“驱动”啊,这些小词整上去,让人立马就感觉非同凡响。
不过郑宏云显然不喜欢那些虚的,他就要听一些大白话,这也考验李默对科协工作到底懂不懂,对自己怎么干,有没有数。
李默略作思考,然后笑着回答:“郑县长,您要说大白话,我可就说大白话了。其实科协作用,您作为领导心里也肯定明白。科协能够做的工作,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技术推广,手把手帮企业用新技术赚钱,教农民科学种地,把专家拉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就是科普扫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脑子,让县乡镇村人民群众信科学、用科学,以科学的方式建设和发展咱们老山县。”
李默用几句话,就把科协的作用说了一遍,而且说得通俗易懂。
郑宏云面无表情地听着,不过没有打断。
李默眼看县长在听,他就继续延伸,从两方面去谈。他着重点还是在第一方面,如何搭台子让企业用科技唱新戏,如何结合乡镇情况做好科技振兴等,他说得井井有条。
李默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表现,离不开他进入科协以来就投入了新环境。虽然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被下放就是到头了,但是他自己没有放弃过自己。
事实证明,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那么就没有完全的失败。三个月的学习,特别是被刘革生盯上之后,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进行了一番恶补。
现在的李默,至少不可能说外行话做外行事。或许他的一些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是不缺少思路。
郑宏云频频点头,中途插了几句话,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郑宏云别看一副木讷的样子,对于一些新科技也是有所接触的,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
李默围绕这些观点又可以展开一些新的想法,从刚开始的严肃,到后面两人的轻快交流,两人提到了电商带货,也提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Deepseek以及会转手绢的机器人。
两人不知不觉聊到了下班时间,还是郑宏云的秘书进来提醒,两人才发现竟然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
郑宏云脸上终于再度出现了笑容:“李默同志如果没事的话,我请你去食堂吃饭。”
“那应该我请您才对。”
李默自然不会拒绝与郑宏云深入接触,虽然县科协是在县委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但是需要经费什么的时候,那可是要求到这位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