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37章 大明第一杠精

第37章 大明第一杠精

关键是,如果能将他学习的方法摸清楚,对皇家教育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可以说能惠及子子孙孙。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老二啊,委屈你了。

“如此也好,他与樉儿最熟悉,就让樉儿跟着他一起学习吧。”

——

皇后带着大包小包亲自去看马钰,还在那里待了大半天才出来,很快就传遍了应天府。

这态度就更加明确了。

大家哪还能坐得住,再次派人前去送礼。

身份够高的派管家去,身份不够的亲自过去。

极短时间,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马钰也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在门口悬挂了两条咸鱼。

这是以羊续悬鱼的典故,来表面自己的志向。

说白了,我不收礼。

但依然无法阻止那些人的热心,门口排队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增加。

这时,新任管家袁朗找到他建议,这样一直拒绝也不是办法。

况且以后你还要在朝堂立足的,不能一直这么孤立自己。

“礼可以不要,但可以将礼单和名帖留下。”

马钰毕竟是穿越者,不懂这些门道,此时听管家解释才明白原来还可以这样。

其实大家过来送礼,倒也不能说就是要巴结讨好他。

而是一种认可的表示。

我们认可了你的存在,并对你表示出应有的敬意。

他将礼单和名帖留下,则表示你们的情谊我领了。只是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还是带回去吧。

如此大家里子面子都顾全了。

啧,古代人做事就是讲究啊。

此时想想,当初马八爷来者不拒,恐怕大家私底下不知道怎么嘲笑他呢。

之后的事情也果如袁朗所说。

那些送礼的人见他将礼单和名帖收下,也没有再磨蹭,带着礼品高高兴兴的就回去了。

门口的长队迅速缩小,没多久就消失了。

后续送礼的人依然会大包小包的过来,然后留下名帖和礼单,再带着大包小包返回。

让马钰再次感叹,果然啥事情都有套路啊。

不懂的人是真的抓瞎还丢人,懂了就觉得一切是那么简单。

袁朗的表现还不只是如此。

等晚上,马钰正在书房学习,他拿着厚厚一本册子过来。

上面记录着所有送礼人的信息。

他还按照地位高低,职务轻重,加入大明的早晚等,对这些人进行了分类。

与马皇后有直接关联的,更是被重点标注出来。

而且他只是将这些标出来,然后交给马钰观看,却没有指手画脚说该如何如何做。

只有马钰主动询问的时候,他才会稍稍说几句。

而且每次提过建议之后,都必然会加一句:

“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希望能给公子参考。”

这觉悟和情商,马钰都不禁暗赞,当个管家屈才了啊。

于是他就好奇的问道:“袁管家也是有才之人,就没有想过出仕?”

袁朗笑道:“出仕哪有给公子当管家有前途。”

马钰先是一愣,然后叹道:“袁管家真是个妙人,也是难得的明白人啊。”

袁朗是在拍马屁?不,他说的就是实打实的真话。

每个人擅长的点不一样,情商高能将一家管好,不代表就能治民,就能将一府一县治好。

而且,情商太高太喜欢权衡,当官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很容易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给达官显贵当管家,看起来身份卑微,然而宰相门前七品官。

外地的知府、县令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

他还能借助主家的地位,照顾自己背后的家族,培养家族子弟。

都不需要干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只要他在那站着,家族就能跟着受益。

但聪明人和有才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屈居人下。

很多人明知不可为,也希望出仕做官。

袁朗却没有,他选择了当管家这条路。

正因为想通了这些,马钰才会说,袁朗是个妙人,也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难怪马皇后会让他来给自己当管家。

接着,马钰在袁朗的帮助下,一一了解了这份名单上的人。

做到了心中有数。

不光要了解谁来送礼,也要了解谁没来送。

这些人都是什么身份,平时的表现如何。

如果平时就比较正直,只与相熟的人往来,那他不送礼是正常的。

如果这个人经常与别人礼尚往来,这次却没有送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比如,李善长和数十名‘吴王’时期的人,就毫无动静。

李善长是丞相,他不送礼还勉强能说得过去,可另外那些人不送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难怪他私下调动拱卫司这么敏感的事情,朱元璋都能忍的下来。

不光是以往的情分,李善长所代表的势力,也让他这个当皇帝的投鼠忌器。

毕竟现在大明还没有真的得天下,他还不敢掀桌子。

有了这个认识,马钰就知道,接下来自己和李善长怕是还有的拉扯。

不过嘛,这事儿倒也不怕。

若李善长就此作罢,两家互不相干也就罢了。

如果他还敢找自己的麻烦,那也别怪自己给他找麻烦。

别的不说,杨宪和李善长的仇,可是写在史书上的。

而杨宪是标准的小人、酷吏,这种人最难以对付。

自己只需要稍稍加把火,就够李善长喝一壶的了。

总而言之,这份礼单确实让马钰大开眼界,

不禁感叹,送礼真是一门学问啊。

——

朱元璋这一波也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就宣布要建大本堂供太子学习之用。

并让宋濂负责此事。

对此儒生们自然非常高兴,谁掌握了太子,谁就掌握了未来啊。

接着朱元璋又下令,从国子监和翰林院,抽调了几名算学、史学名家为讲师。

此举不出意外,遭到了儒生们的反对。

他们倒不是反对读史,而是反对算学。

太子只需要学习圣贤之意,必然能使天下大治,何必分心去学算学这种无用的东西。

朱元璋的反应就很轻描淡写了:“孔子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尔等却说算学无用,岂不是在指责圣人之学无用?”

“朝廷容不下尔等欺师灭祖之辈。”

于是将这些人全部罢官永不录用。

然后再也没有人敢说算学无用,也没有人敢反对太子学算学了。

马钰听闻此事,那自然是举手称快。

这些人,活该。

原本的历史上,儒生就一直在针对算学。

朱元璋身强体壮的时候,还能将这种意见压下去。

后来随着一系列变故,再加上他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兼顾全局了。

最终在洪武三十年,不得不坐视儒生将算学逐出国子监。

从此大明失去了培养计官的体系,导致财政、税务系统一团乱麻。

而算学失去了国家的支持,发展脚步也基本停滞不前。

可以说,中国在理科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不是一件两件事情造成的。

而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这一世,势必不能再让这种情况发生。

他默默的想道。

——

就在朝堂注意力都被大本堂吸引的时候,一艘船沿着大运河南下,停靠在了应天城外的码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古代我用灵异能复仇我的愿望都能成真我坐等离婚分财产,怎么成你白月光了?重逢,凌先生的偏爱七零:真千金重生在被替代人生前兽人部落:穿成爆爆龙的生存挑战重生泰国的再世人生重生后,我是校花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全家偷听我心声,反派真千金杀疯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