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正是柳条抽枝,嫩芽新出的时候。
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是细雨纷纷,整个柳树村都笼罩在一片绿烟水雾当中,宛若人间仙境。
可惜,今年入春后,就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雨,刚好能让农民们把地种下,现在大家都在翘首以盼,能来几场能让庄稼喝饱水的雨。
柳树村旁,因为有一条小河经过,因此能开垦浇灌出来的田地就多了,整体上就比清溪村富裕。
作为张家村数一数二的富户,张家有着村里最为阔绰的6间青砖大瓦房,院墙虽然也是用土坯建的,但也建得颇为高大,从外面看过去,也是颇为壮观。
家里的院门没有锁,显然是有人在家的。
卢氏带着明玥走进了张家的门。
张家从外头看着,显得占地颇大,屋舍严谨,但是到了里头之后,才觉得局促。
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三间青砖瓦房,带前后两个大院子。
后来有钱了,在前院的东边建了一排三间青砖瓦房。
再后来,张父在前院的西边,建了2间土坯瓦房,专门给附近几个村子里,家境比较好的孩子教书。
学堂和张家之间,有一堵土坯墙隔开。
随着家里的三个儿子陆续成家,家里的娃子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生出来。
张大舅生了三儿一女,张二舅生了两儿两女,张三舅生了一儿一女。
后院又建了3间土坯瓦房给孩子们住。
就这样,张家的前院,只有一条不超过三米的通道,后院也只剩一块二三十平左右的空地,平时供孩子们玩耍。
这就是为什么,张父和家里的几个儿子儿媳都不同意卢氏把明玥姐弟接回来的原因。
家里人口众多,房屋不够住,还要养十个孩子,都是靠张父那不多的束修和家里的十多亩田地,再加上前两年地里的收成不好,张家的日子,过得也颇为吃力。
“淑英,淑敏,淑文,淑静,在家吗?”一进门,卢氏就朝里头喊话。
半晌,一个看着才四五岁的小姑娘,领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走了出来。
小女孩是张二舅的小女儿,小男孩是张三舅的儿子。
“阿奶!”小女孩糯糯的声音响起。
“阿奶!”小男孩也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
“诶,静静,六头,就你们两个在家吗?”卢氏三两步到了两个孩子跟前,放下手中的篮子,一手搂过一个,用自己的面庞蹭着孩子的,满满的舔犊之情。
小女孩吐字缓慢,却咬字清晰地回答:“嗯,哥哥们都在学堂念书。大姐去河边洗衣服了,二姐和三姐跟大伯娘去山上捡柴火和挖野菜。
我娘和大伯,三叔三婶下地去了。爹好像去镇上了,不知道做什么。”
卢氏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诶,静静一个人在家看弟弟,真乖!”
“嗯!”小女孩笑眯眯地点了下头。
得到大人的认可和夸奖,小女孩很是骄傲和高兴的。
明玥从带来的那块红糖里,掰下一小块,对着小女孩道:“啊.......张嘴!”
小女孩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明玥,这个姐姐看着有一点眼熟,但一时还是想不起来她是谁,跟阿奶一起回来的,总不会是坏人吧?
小女孩虽然还有一点点的戒备,但还是听话地张开了嘴:“啊......咦!”
小女孩感觉到嘴里多了一粒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慢慢化开了,一丝甜丝丝的味道在口中漫延。
小女孩惊喜地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巴,好像是怕嘴里的东西溜出来一样。
双眼睁得亮晶晶的。
好像是糖诶,她给她吃的是糖诶!
小男孩眨巴着眼睛,一下看着小女孩,一下看着明玥。
明玥故技重施,对小男孩道:“啊.......”
小男孩乖巧地张开了嘴巴。
在感觉到嘴里多了个东西后,及时闭上了嘴巴。
当甜味儿在嘴里炸开的时候,他惊喜地眨巴着眼睛。
两个小孩子一下就对明玥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