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在任何形式的市场都适用。
如果还有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极难复制」的title,那就更抢手了。
娱乐圈这种暴露在镁光灯下的行业,更是如此。
在男团定位上,沈笛的外形完全可以被放在“门面”这一级别,只要能力达到团队平均水平,甚至不需要很突出,出道后加上公司的幕后运作,小有知名度还是能做到的。
公司的前期投入就肯定不会亏。
至于大红,那得看命。
但如果除了天生的外貌条件上佳外,他还有独一份儿的才能,那珍惜度就要再上一个level,他们作为幕后,期待就可以高一点、更高一点……
而沈笛今天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就是后者,那个稀缺资源。
于是,接下来的发展无比顺利。
普通练习生合同无声变更为正式艺人合同,从“赞助商塞进来的关系户”变成“极有潜力的未出道艺人”,和时序一起,成了李策手唯二的艺人。
虽然都还没出道,可经纪人先生已经信心满满:“只要你们俩好好表现、认真努力,咱们三剑合璧、下一年的公司年历,肯定有你们两个的份儿。”
时光泛娱每年年末都有让旗下艺人拍摄新年历的习惯。
12个月,每月一个艺人或一个组合,通常是公司内人气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排序前12名,李策这么说就很直白的表达出了他的野心和信心。
作为一把手,甘仕诚对这种情况乐见其成。
良性的竞争关系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很受欢迎的鲶鱼, 他自然是作支持态度:“那我就等着看你们的表现,如果小笛和小序成功进入出道位,我就能保证让你成为三年限定团的唯一经纪人。”
李策眼睛亮了。
「星光与少年同行」节目虽然时光泛娱是出品人之一,也占据最大的分配比例,但还有其他老牌娱乐公司和经纪公司加盟,为了壮大声势和规模,也为了分担选秀重启的风险。
因此,在海选报名之初,节目组就公布成团后的待遇和规定。
到时不论练习生参赛前是否签约经纪公司,进入成团位后都自动组成三年限定团,由几家公司共同挑选团队经纪人,负责团体行程和成员们的个人商务。
直到三年后自动解除经纪约,成员回归素人或各自公司。
这个决定和以往的成团形式有很大区别,最初有很多人反对,因为艺人的通告和商务与收入息息相关,经纪约和决定权在谁手里,收入的差距很可能天差地别。
光是分成都能让各家无形中打出狗脑子。
可前车之鉴放在那儿。
以前的限定团三个月成团一年解散。
但凡有机会,经纪公司都会让自家艺人连轴转,尽可能在有知名度的时候疯狂跑单人行程,压榨艺人事业和身体健康,根本不考虑长久发展,争取最短时间内榨干经济价值。
结果就是耽误了团体活动被大体量的团粉遗忘,成员自己又没有脱颖而出的本事,最终沦落为圈内查无此人。
高开低走。
然后顺利迎接新一波的苗子成长起来,沦为下一波的韭菜……
但这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