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音冷静的思考。
她不知道20年代甚至更久后的服装行业是哪些地方。
就她上一世的记忆,90年代只有粤省的服装行业发展起来。
它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能优先获取最新的时尚资讯。
再加上属于沿海城市,利于服装产品的出口贸易。
韩叔叔自是清楚这一点,才在退役后,就选择去了奥港地区闯天下。
包括现在他的服装厂都是开在那边。
所以,她如果走这条路,就得举家搬迁到粤省。
到了那边就得一切重来,比如得力干将,吴芳和李婶就不可能搬出去。
与其只身去了那边,不如继续走魏承安给她规划的种植三七这条路子。
但搞种植得需要投资。
投资就得需要资金。
而资金只能从卖衣服上获得。
池音想清楚后,向韩叔叔表明了自己的考虑。
随后大胆的向他提议:“韩叔叔,我想跟你来个合作,我来设计画稿,你的工厂负责生产,销售额你你七我三。”
苏舟惊愕,敢情人家又是生产又是把控质量,这还得加上后期的请明星代言,这些都是不少成本,卖出去得给她三成?
李婶和吴芳都抽了口凉气,就动动脑子和笔就获得三成分红?
多少都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池音却面色不改。
她能讲出这话,就是心中有底气。
她上一世虽然90年代末就死了,但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下的快速发展。
1987年的现在,家家户户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温饱问题上,90年代起就开始购买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在穿着上,更是不再局限于穿着保暖避体。
比如90年代初,遍地都是港衫潮流。
到了90年代中期,又是小众文化催生的哥特风和嘻哈风。
90年代末又紧跟国际潮流的牛仔,卫衣。
就以上三个不同的服装变迁,都够池音利用它完成几百幅画稿了。
所以,她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韩叔望着池音。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说,他对这个分红不是很满意,但池音的面不改色态度让他很是欣赏。
他猜测她应该很有把握。
就冲她这份胜券在握的姿态,他还真想合作了试试。
韩叔考虑清楚后,看向池音道:“行,一个月给十五副画稿。”
这话一出大家都惊呆了。
三成啊,只画稿子,就拿到三成分红?
这对池音来说不是躺着就挣钱吗?
别人不知道池音,李婶和吴芳能不知道吗,她那手速那脑袋瓜一晚上能画十副来。
池音站起来,去墙柱上取来帆布包,拿出笔记本。
她摊开昨夜熬夜画了那十幅图纸,加上前两天画了还没来得及缝样品的余下画稿,递给韩叔。
韩叔在看时,她在边上解释:“这是我画了还没用的图纸,你看如果有合眼的,就选下来,不够的话我今晚再画出来,回头把剩余画稿再寄给你。”
韩叔摸着上面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纸,袖子宽大,展开形似蝙蝠的翅膀的短衫;充分展示女性身材曲线的露脐短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