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意味深长地点头,“我懂,我懂!”
周曦看着王为这个表情,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亏了,亏大了!
王为觉得这时候自己也必须来一首,“死妹控,给我来点明月几时有!”
“滚,你个死太监!”田松手脚麻利地点好了歌,“每次就会这首,你能不能换一个!”
王为一边从周曦手里拿过麦,一边反唇相讥,“我那是保留曲目,压箱底的,你懂不懂!”
田松忍不住抱怨,“听腻了,来首青藏高原吧!我就要听最后一句!”
王为不理他们,直接跟着前奏找到了感觉,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歌是高中时王为班级参加中秋文艺汇演的合唱曲目。王为特别喜欢,不仅学得特别认真,而且还坚持了下来,再加上以后的勤唱不辍,居然被他唱出了自己的味道。此时娓娓听来,别有一番滋味。
王为唱完后刚要去周曦那里嘚瑟一番,却见她闭着眼,一副陶醉的样子。
过了许久周曦才睁开眼,喃喃说道:“真好!真的好!”看到王为一副请继续夸我的样子直接泼冷水,“我说的是这首词好!你唱得不怎么样!”
王为本来还挺期待的,不甘心地说道:“难道我唱得有这么差”
周曦不理他,自顾自地在那里感叹,“我好像看见了一个超旷飘逸的仙人站在高台上对月饮酒。他的胸襟广阔,胸怀乐观而豁达,对明月有向往之情,对人间有眷恋之意。好浪漫,好潇洒啊!”
周曦的这个表现让王为想到了一种叫做女文青的奇异生物。她们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或者“世上的事,最令人回味的,是始和终这两端。”
其实仔细一想和校长每次发言的一二三四点是一样的,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
周曦感叹完了问王为,“这词是谁写的啊?他还有别的作品吗?”
王为掏出手机查了一下,看着屏幕念道:“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上的主要作品有……”
王为念了一大段后被周曦打断,“这些不怎么重要,你直接给我念他别的作品!”
王为把手机一收,直接声情并茂地背起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听完后周曦化身成为了好奇宝宝,“周郎是谁?公瑾是谁?小乔是谁?……”
王为连忙喊停,照她这样问下去,得把三国演义给她说一遍还不止。王为对她轻声说道:“等回去教你识字,再把书给你自己看,你要问的全在书里!”看书窝kansh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