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申不害是一个奇怪的人。
对于儒家、道家、墨家、兵家,他都不喜欢。唯独喜欢法家,这门显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申不害通过努力,成为了教授级别的人物。对法家的东西,领悟很高。还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术的研究。
接下来,他就要等待命运之神的召唤。
魏惠王出兵韩国,攻打宅阳。韩国打不过魏国,群臣又没有主意。申不害站了出来,建议韩昭侯放下身段去魏国请罪,就能免于刀戈兵祸。
韩昭侯去了魏国,表达了敬魏之心。魏惠王很高兴,放过了韩国。这是申不害第一次亮相。
申不害第一次亮相,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近了韩昭侯的视线。
魏国伐邯郸,赵国也向韩国求助。韩昭侯问申不害,救,还是不救。申不害出色的表现,又一次赢得了韩昭侯的掌声。
韩昭侯与之交谈,认为此人有智慧,还有才华。对邦交、国政、军事等都有很深的见解。韩昭侯和他接触多了,对富国强兵、治国理念有很大启发。
魏国李悝变法,走上强大。齐威王以邹忌变法,击败了魏国。秦国以公孙鞅变法,复夺河西,围困安邑。韩国要想不被诸侯欺负,只能变法图强。
韩昭侯不甘落后,破格提拔,以申不害为相,变法图强。申不害从郑之贱民,成为韩国国相,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申不害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好好学习,多看点课外书籍,勤努力,爱奋斗,总会遇见伯乐,改变自己的人生。
有了韩昭侯的支持和信任,申不害有了广阔的舞台,开始在韩国境内推行变法,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一展胸中抱负。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变法后的韩国,国力大增,政治、经济、军事,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韩昭侯亲眼目睹变法后的韩国,脱胎换骨,得到了新生。
从他继位被诸侯欺负,到现在没有诸侯敢惹韩国。这逆转的现象,让韩昭侯渐渐地心生骄狂之气,令他自信心爆棚。韩国的发展也让韩昭侯有了勇气和信心跟魏惠王叫板,甚至,不惜开战。
当然,韩昭侯变法,邻国诸侯没有犯韩,那是因为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魏国、楚国在休养生息,以存国力。齐威王贪图享乐,沉寂在战胜魏国的喜悦之中。秦国,开始了第二次变法。赵国忙着夺地平叛。
没有诸侯欺负韩国,韩昭侯就认为,韩国很强大,不怕任何诸侯。然,一个人的美梦,最终还是会清醒。
有句话也说得好,强不强大,自己说了不算,打一仗就知道。当魏国出兵伐韩国的时候,韩昭侯大国梦、强国梦,也该醒了。
为了抵挡魏国的进攻,韩昭侯以孔夜为将,前去迎战。
现在来看一下,魏韩两国交战的基本情况。
国君:魏惠王对战韩昭侯。
主将:魏穰疵对战韩孔夜。
主将战绩:皆没有记载。
劲旅:魏武卒对战韩劲材之士。
接下来,以战果来说话,看这两人,谁会用兵。
魏、韩两军在韩国汝南的梁、赫这两个地方,打了两仗。结果,韩国输了,还输得很惨。虽然,孔夜输了。但也不能说他没用。而是,魏武卒很强。
连输两仗,丢了汝南。韩国的君臣,开始慌了。
魏国很强大,韩国很弱小,不能乱惹。
韩昭侯输了,也不低头,问申不害,该怎么办。
申不害也知道魏国的强大和韩国不在一个水平。韩国想要战胜魏国,太难了。申不害充分发挥自己的大脑,不断思考,也不断问自己。
韩国打不赢魏国该怎么办?
认输服软吗?
韩昭侯兴致勃勃,肯定不会答应。
申不害想到儿童时期,看见一个弱小的人被强壮的人欺负。单挑,自寻死路。弱小的人知道打不赢,也没选择单挑,找了一群人帮忙,群殴强壮的人。
申不害很快想到了办法,找诸侯帮忙,说,“能够收拾魏国的诸侯,只有齐国。我们向齐国求助。”
韩昭侯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心下有疑惑。当初他也跟着魏国,欺负齐国,问,“齐国会救我乎?”
齐国会不会救韩国,申不害也拿捏不准,无奈地说,“齐国不救,我们就危险了。”
有希望,总比绝望强。无论如何,也要去试一试。韩昭侯派人去齐国求助,也是为了碰运气。
结果,韩国的运气,还真好。
齐国答应了。
韩昭侯有了齐国撑腰,更加肆无忌惮,主动扩大与魏国之间的战争。
魏惠王击败了韩昭侯两次,就是为了给他教训。只要韩昭侯前去魏国赔罪,说声自己错了,请大哥原谅。魏惠王会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原谅他。
结果,韩昭侯不知道自己错了,还蹬鼻子上脸,屡次挑衅魏国。这下,彻底把魏惠王惹怒了。魏惠王不在顾忌哥俩的情分,对韩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庞涓的身上。沉默了十年的庞涓,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开启灭韩之战。那么,面对魏国发动的灭国之战,变法后的韩国能挺得住吗?庞涓是否能够攻灭韩国,建立灭国的不世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