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内侍们中场哨水,将球面淋水免得下半场中间的胞燥了会裂。我们商量着怎么扳回此局。
擂鼓声再起,双方换了左右,准备下一场。
惟娘倒不甚急,稳稳的让众人传着蹴鞠,这一次,众人还是按之前的筹划,由左竿网龚乔儿将蹴鞠踢回球头,球头横踢给右竿网楚芬儿,再回给散立给到预先站好位置的球头,再由我将蹴鞠送进风流眼。
我奔到事先划定的地方,等着蹴鞠横传过来。
。。。
。。。
忽然一股劲风裹了蹴鞠,直奔脸面而来。
我有些糊涂,应该左面过来的蹴鞠,怎么右边扑来了?
心思瞬间转了千万遍,想着兴许是情急出错,方向反了,当下,也想不了许多,便也顾不上先前的筹划,调整了方向,看准了左竿网龚乔儿站的地方,一脚横踢,那蹴鞠飞来就快,不及反应。被我硬生生拼了全力踢去,控住蹴鞠转向到左竿网,两下里那力量就大了许多,而脚一上去,我发觉,这蹴鞠有些古怪,比平时快的许多,直奔龚乔儿而去。
此时,龚乔儿却突然脚一软,跌坐在地,揉着脚哭起来。
那蹴鞠,就没遮拦的从她头顶飞出,直朝场外而去。
顺着蹴鞠,我看见,蹴鞠飞去的方向,正是明晃晃的明黄夹黑色的皇家帐篷!
鼓声骤然乱了,众人惊叫声大作,宦侍们有反应过来的开始向帐篷飞扑,站在皇帝身边的羽林卫急忙挡在皇帝身前,护住皇帝。混乱中,皇后早站立起来,横身在稚的身前。
小鞠城已经被缩小,观鞠台比平常近了太多,蹴鞠直飞去的力度很大。
只是,太宗之后的蹴鞠,毕竟不似以前的蹴鞠夹的砂石那般笨重,好在内中胞只是充的气,再者也是女子的脚力。
一个羽林卫腾空跃起,便拦住了飞奔的蹴鞠,蹴鞠生生砸在他的脸上,闷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内侍环卫着皇帝,皇帝立起来,扶了皇后站稳。一地的杯盏,处处水果糕点散落,火晶柿子最不经力,碰了就出汤,地上湿漉漉的,踩上去就滑一脚。一地的狼藉。
好在除了那个羽林卫,倒没有人受伤。
众人这才缓了口气。却听到一阵急切的呼救和哭泣声。
“娘子,娘子,”。“关贵妃,这是怎么啦”。。。。。。
笙蹄在混乱中被拥倒,坐在上面的关贵妃,此刻倒在地上,狠狠的攥着衣服,身子痛苦的团成一团,身下湿湿的,从腹下涌出的还有血!贵妃忍不住失声叫起了痛。
我的头脑一片混沌,呆立原地,傻眼了。
注:隐囊*:大约就是现在的抱枕、靠垫。笙蹄*就是瓷或木制,类似现在的坐墩。,胡床*,你懂的,板凳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