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第二日,杨兆京睡得早,起来得也早。
右边屏风挡住的那位仁兄还在打呼噜,看来昨晚是熬夜了。
杨兆京了一趟茅房,吃了一些干粮,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不得不承认的是古人非常的有思想,竟然发明了夜香桶这样的东西。
杨兆京又休息了好一阵子,才开始继续执笔书写。
对于煜宗此人,杨兆京无好感也无恶感,更没有想着去拍当今皇帝陛下的马屁,也就能够公平客观的去评价了。
杨兆京写的这篇文章名为《唐论》,可谓是胆子有点大。
从大唐的盛世引发,再到逐渐衰败,煜宗接手这个烂摊子,无力回天来写的,他自己算是很满意。
至少这一手簪花小楷,看起来就非常的舒服。
初十的午,杨兆京便完成了自己的《唐论》这篇文章,也开始静静等待第三日的到来。
杨兆京静等的时候也没有闲着,而是选择了作画。
琴棋诗画,杨兆京都会,这得益于自己母亲对于自己的培养,也应了那句话,再穷不能够穷了教育。
杨兆京在第一考结束以后,已经画了十几张画,都是人物像。
这些人是这段时间自己遇到的,有同住学宿的三人,有那赠笔给自己的老乞丐,有尊贵的四皇子,还有那位青衣小姐。
他画的人没有贵贱,没有高低,只是按照遇到的先后来画的。
人物像结合了前世的素描,所以看起来更容易辨认出杨兆京画的是谁。
而杨兆京也熟知这个世界的画风,他很难理解,朝廷的画师画出的画作,包括通缉犯人的画像,是要靠着缘分才能够认出来吗?
也许只是自己这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认不出来而已,其他人都觉得挺好的,也不会觉得有问题。
第一场考试考完以后,杨兆京出了贡院,只觉得心情都要好了几分。
只是开封的天气在今天好像不是多好,可能要下雨,而自己明早还要继续考第二个科目,那就是策。
一考论,二考策,三考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