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改革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要是有法度可遵循,那就不是改革了,既然大家都是花姑娘轿头一回,犯些错误也是正常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
赵旭此时只能先将新旧二党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实施改革是前提,守旧派不能因为反对而一骨碌的凡事不问青红皂白都反对,改革派也要允许不同的反对声音,加以完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要一遇到有人对改革提意见,就马弹劾让他滚出京城。
“皇心胸,让臣等惭愧,吾皇圣明!”赵旭的第一个友军宰相章惇先反应了过来,随即认可道。
章惇非常清楚,此一时彼一时了,眼前的这位皇帝可不像之前的少年天子,至少对于他这个宰相来说,根本已经拿捏不了了,之前他怂恿皇帝对司马光掘坟、取消高氏太皇太后的称号,这热血皇帝差点都答应了。
要不是尚书右丞(副宰相)许将的强烈反对,估计此刻司马光早已经曝死荒野了...
但是自从皇病愈后,整个人完全不一样了,多了一分理智、成熟、稳重,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狠。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赵旭此时的一番言语,不仅宰相这么感觉,其他大臣也感同身受。
“皇所言甚是,秦孝公的商鞅变法也是历经六代君王,最后才成就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业,试问要不是商鞅变法改变大秦祖制,何来秦皇霸业呢?”
副宰相许将当然也看出来了皇的变化,见领头人章惇已经臣服,于是便也站出来回应道。
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很多大儒都喜欢引用古典来说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博学和见识,所以文人在大宋都活的非常滋润,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个出自宋朝,其他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事物往往就是这样,大宋文盛的同时也必然导致武将的衰落...
别的不说就大宋的国防部(枢密院)一直都是文官在掌控,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比岳飞还冤、还惨的武将狄青。
虽然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等战功显赫,最后升任枢密院使,但是文官集团马坐不住了,便以宋太祖“陈桥兵变”为由,将其排挤出朝廷,最后被贬陈州郁郁而终。
另外一件事也能说明大宋轻武的程度,那就是宋仁宗为了招揽天下英雄、提高宋军的战斗力,在武成王庙设立武校,创办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官方军事学校,然而这个学校开了仅仅93天便关门大吉了,原因是招收不到学员。
因为在整个大宋文风盛行的趋势下,当兵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没有一点尊严可言,民间有句话叫“好男不当兵”。
这不仅是一个朝代的悲哀,也注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