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学校组织的学生和校长负责走过场,还有一些教授自发前来迎接亲王。笛卡尔做为代表,在给双方一一做了介绍之后开始导游解说。
“那边的建筑是教堂吗?”
奥兰治亲王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精神比昨天更旺盛,几乎与每位前来迎接的欧洲学者都聊几句。情绪上也不受昨天谈话的影响了,饶有兴致的左顾右盼,每每见到看不懂的东西立刻提问。
“是的,目前还没完工。按照图纸的设计,最终会比施特拉尔松德圣玛利亚教堂高整整20米。”
对于亲王一进学院大门就关注到了教堂,笛卡尔毫不意外。那玩意并不在学院里面,而是在南门外,距离北门足足1.5公里。可它太高也太大了,只要不瞎想不看见都不成。
“是个伟大的工程……我听说大明皇帝对宗教持反对态度,难道这是谣言?”
奥兰治亲王对教堂的高度表示了肯定,但更多还是关注建造背景。在一个不鼓励基督教的国家里,出现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难免让人感觉不真实。
“呃……实话实说,我们都让皇帝陛下骗了。他根本就不是因为信仰建造的教堂,而是把它当做建筑系学生的实践场所。
每一届建筑系学生都可以对教堂的原始设计图进行更改,经过全系评比和建设部官员核准,谁提交的方案最漂亮、最高、最合理,谁就将获得第一名和大笔奖学金。
原本它的塔楼只有60多米高,经过十多年的修改才变成现在的样子。但不要相信眼睛,现在看到的设计只是至今为止的建造图纸,说不定明年还会变样还会增高,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没有一个人知道,包括皇帝陛下。”
说起这座教堂,笛卡尔就恨得牙根痒痒。世界上就没有这么操蛋的皇帝,拿撒谎当饭吃,而且是公开骗人,骗全国人。可结果却让大部分人不觉得受骗,还积极参与其中,热情多年不减。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比如他,才明白这是在玩弄人性。可知道了也是白知道,和谁说谁都不屑一顾,哪怕感觉有可能是被骗了,仍旧期望教堂能在有生之年完工。
尤其是在大明生活的基督徒,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每年都在往教堂项目上捐款,异口同声的希望学生们能设计出更高大、更雄伟、和天堂更接近的教堂。
像大学士席尔瓦夫妇、建设部熊侍郎、钦天监官员兼大明主教汤若望、陆军都指挥使罗德里格.艾斯卡兰特、海运都司都指挥使迭戈.安杰罗等人,先后向教堂项目捐赠了几万枚帝国银币。
据日月银行总理奥雅妮透露,皇帝在教堂项目上一个铜板也没出,仅仅批准了皇家学院南门外的一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