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了十月,吕不韦那边终于传来了确切的消息。
秦国将会在冬季进行边境练兵,威胁的味道十足,就是要赵国交出魏齐的项上人头。
这个情报很重要,秦国的大军只要动起来,就必然会将赵国君臣的视线全部吸引到边境。
赵军的主力也会被牢牢牵制在长平和上党一线,甚至邯郸这边的禁军都有可能会被调动。
这既有利于他们营救秦异人的计划,也方便徐氏举族逃离赵国。
似乎一切都在顺利的筹备着,却没想到还是有意外发生了。
昨日,赵国的朝堂上发生大事,作为中枢的右相蔺相如终于因气疾发作,不得不离开朝堂,告老静养。
蔺相如一代名相,可谓赵国文官的主心骨。他这一倒下,怕是再难好起来了。
而国相的职责就都落到了平原君赵胜的肩头之上。
赵胜是赵国王族,更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门下的门客过千。以他的声望倒是不虞朝堂不稳。
只是秦国送过来的国书简直是咄咄逼人,秦王非常直白的威胁赵王,必须要让赵胜亲自带着魏齐的头颅来咸阳谢罪。
否则明年开春秦国就会对赵用兵!
这个赵国的朝堂一片争吵之声,军方以赵豹为代表的主战派称秦国自长平开战以来,哪年不动兵?怕他个鸟蛋,不服就是干!
不过也有一些将军认为没必要为魏齐这个外人和秦人死磕,长平之战后赵军损失太严重了,再经不起无谓的消耗。
魏齐如今在赵胜府上做门客,赵胜自然是想保他的,加之蔺相病倒,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同意了亲自出使秦国,努力与秦促成谈和。
原本这些朝堂之事与陆云山这个小小的都尉将没有半铜钱的关系,却是赵胜提出要做好再次联合抗秦的的准备,提醒赵王在他出使秦国的同时,要向其他诸侯国派出使团。
派往齐楚和燕韩的使团陆续都定下了人选,即日安排启程。
到讨论魏国的时候,赵鹿拿出了王前比武时的那套说辞,再次提议赵雅嫁信陵君一事。
这次军方迫于秦军的压力,反对的声音变的软弱。这也促使赵王下定决心,要将王妹嫁给魏无忌,换取《千机密录》的副本以及魏国的军事援助。
只是在朝议魏国使团护军将领的人选时,赵鹿力荐陆云山,还拿出了大王之前的承诺说事。
赵豹等军方大佬在这个提议上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
比武结束那日,赵豹是邀了陆云山在车中长谈,表示欲收他为关门弟子。
这一个月都过去了,陆云山既没去兵部报道,领取他的都尉将和虎符,也没去平阳君府找他,行拜师之礼。
赵豹甚至听说那小子在徐氏族内搞了长跑比赛,选拔了30个徐氏族人开始训练,甚至为此拒绝了很多朝中大佬的宴请和求剑要求。
赵豹认为这是因为徐氏在军事方面没有底蕴,所以这小子想要熟悉熟悉带兵,然后再报道上任。
而且培养几个手下人共同赴任,也可以避免孤身上任无人可用,最终被人架空。
所以他一直耐着性子,等这小子来投诚。
却是没想到,这赵鹿会如此挺他,难道陆云山投靠了平安侯府?
比武之时这小子几乎是把平安侯的面子踩脚底下了,他不相信平安侯这样的阴人,真的会去接纳他。
此事必有蹊跷!
可赵鹿的坚决推荐的姿态做的太足,由不得人不怀疑啊。
赵王很快就允了,下达的王令第二日就送到了徐氏堡。
“令都尉将陆云山速点齐本部500军卒,担任使团护军,后日跟随使团一起出发出使魏国,不得延误。”
送走了内侍,徐家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陆云山一直没有去兵部报道其实就是在表面一种态度,你可以理解为陆云山是对兵部之前的关押之事闹脾气。也可以理解为陆云山无心官途,对都尉将的职位兴趣了了。
其实根本的目的还是在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