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弦也是无奈。
前几个月,作协让他扛起了1985年优秀中篇、短篇的评选工作。
这次评选,要从这一年里发表的所有中篇、短篇之中,选拔出能代表中国这一年中篇、短篇创作的最高水平。
这个任务说艰巨也艰巨,说轻松也轻松,毕竟评选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且相对比较成熟,并不用他太操心。
可随着读者们的投票被收集上来,评委组一统计,傻眼了。
“咱们今年,一共收到357885张‘评表’,读者们对这次评选的参与热情,比起前面几年,丝毫未减。”
“不过.”
评委会的邹晓玉顿了顿,“收集上来的‘评票’里,中篇排第一的是《天局》,排第二的是《你别无选择》,票数仅逊色《天局》一点儿,差距特别小。”
其他评委会的成员忍不住往江弦那儿看了一眼。
太凶残了!
他们是负责评选的,所以更加清楚,这个结果绝对毫无内幕,都是读者们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真实结果。
邹晓玉又接着往后说了几篇,评委们又听着几个熟悉的名:
“.第七《灾星》.第十一《圣徒》.”
“咳咳。”
江弦轻咳两声,“短篇呢?”
“短篇里”
邹晓玉犹豫几秒,“排第一的是《快马》。”
“后面呢?”
“哦,后面.”
邹晓玉又陆陆续续说了几篇,其中又包含了《死谜》、《赌神》。
“读者们太捧场了。”
江弦尴尬的笑了笑。
过去的这一年里,江弦发表或出版的作品都是中、短篇,本来只发了一篇《你别无选择》和一篇《天局》。
但是因为人文社《天局》的出版,算上《快马》、《死谜》、《灾星》、《圣徒》、《赌神》,这就是一年一共发表了七篇。
而这七篇,竟然全都进入了读者推荐的评选票数排名之中!
这回计划的获奖中、短篇,中篇计划五篇,短篇计划十篇,加在一块儿才十五篇。
真要是按读者推荐票数的排名来,那他江弦一个人就占了七篇。
半个榜都是他的名字!
差不多要给这榜单包圆儿了!
这会儿评委会见到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敢做主,谁让这个包圆儿榜单的怪物,就是这次评选的主要负责人呢。
见此情形,江弦只好开口:“作协举办这个优秀的评选,主要目的还是要多照顾新人作家,我看我就不参加了,发扬一下风格,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其他的作家.”
“江弦同志、江弦同志!”
话刚说完,孔罗荪就打断他,“您的话我不能认同,瞧您这话说的,什么叫发扬风格?咱们这次评选,评的是,不是人情世故!这种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受欢迎就是受欢迎,不受欢迎就是不受欢迎,事实摆在面前,哪能发扬风格?那要是都发扬风格,那文学不是全乱套了么?
虽然你是负责人,但现在票数摆在这里嘛,大家也都看到了,你的就是在票数上遥遥领先嘛,照我看呢,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这些荣誉那都是你应得的嘛。”
“嗯。”江弦点点头,“我知道了,您说的也有道理。”
“罗荪同志说得对。”
评委会的卢睿聪这时候也开口道:“出了这样的问题,那说明我们的选拔机制有问题,而不是江弦同志你有问题。”
这话得到了在座很多人的认可。
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眼前的这一幕有点儿熟悉。
前几年江弦在中短篇领域没有爆发出太多篇的成果,以至于他们都忘了。
每次一到全国优秀评选,江弦都是那个最让评委们头疼的存在。
难怪今年要把主持工作交给江弦。
很多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
还是领导们有智慧啊!
就知道他江弦会给评委会出难题,干脆就把这个难题甩给江弦自己,让他去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
“嗯,大家的意见我大概知道了。”
江弦这时候拍板儿下来:
“这样吧,评选的事情,先暂搁一下,我回去给这次的优秀评选想个改革的方案交给作协,让他们尽快给个批复。”
“也只好这样了。”众人纷纷点头。
心里面想着事情,江弦坐车回到景山东胡同的院子,他还没进家门儿,就被几人冲过来拦住,满口吴侬软语。
“江弦同志!是江弦同志吧!”
徐晨辉一个箭步,挡在江弦前面儿,眼神中爆发出一股属于军人的肃杀。
“你们想干什么?”
“小辉,没事儿。”
江弦摆摆手,示意徐晨辉不用紧张。
随后绕过他,看向那几人。
“你们是?”
对方这才想起来介绍自己,连忙取出介绍信,“我们是《钟山》杂志社的编辑,我叫叶小铭。”
“《钟山》?”江弦接过介绍信看了一眼。
《钟山》是江苏的刊物,根据地在南京,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文学期刊之一,虽然平时比较低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刊物绝对算是文学界的大咖,全国期刊中的顶尖刊物之一。
“原来是《钟山》的同志,快请进。”江弦把几人领到家里,倒了几杯热茶。
“你们找我是?”
叶小铭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实不相瞒,这回过来拜访,是想跟您约篇稿子。”
“约稿子?”
“《天局》里不是还有好几篇没发表过么?”
叶小铭开口道:“您的《天局》我们拜读过了,六个故事六个梦,每个讲的都是人与命,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智慧与命运的交织,写的酣畅淋漓、引人深思.”
“您客气了。”
江弦打断了叶小铭。
他当然能看出,叶小铭的赞美发自肺腑,但他还忙着准备评选,没那么多时间听叶小铭说这些话。
“您想约哪一篇?”
“当然是越多越好。”叶小铭腆着脸道。
“您还是选一篇吧。”
江弦笑了笑,“平时和我约稿子的杂志太多了,大部分我都推脱了,不过这回是推不掉了,我这五篇还是尽量分开来投,多投几份杂志,也多做个人情。”
“理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