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能说什么,好兄弟,刚才是我不对,不该这么想你,果然果然你最懂我!
“殿下,我们这就回去了。”跟殿下也没什么好客套的,朱旭告罪一声,就要回家。
“嗯,去吧,中午不留你吃饭了,晚上记得来吃饭。”太子也没留他,提醒他晚上有宴会,也就没管了。
“阿娘,东海来了没有?”
“来了,在那等着呢,瞧给它急得。”
东海搁人群外边等着呢,老早就瞧见朱旭了,懂规矩,没乱冲。朱旭牵着阿妹的手,走到东海旁边,东海一附身,就想让朱旭坐上去。朱旭伸手一托,让自家阿妹先坐上去,自己再坐在后面,不用使唤,东海主动地往王府的方向回。
这边可有人不高兴了,谁啊,王妃。这孩子刚回家,跟阿娘还没说几句呢,就带着阿妹跟一匹马,怎么不问问阿娘怎么回去?阿娘走着回去你管不管?
气话归气话,总不能真走着回去,自然有马车等着的。这样身份的,平日自然是用轿子的,只是这回她想着跟自家要儿子闺女一块坐回去,才专程用的马车。
也怪这东海,不知道个先后高低。这马也真有灵性。今天出门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肯老实,非要跟着一块来。倒是匹好马,跟着自家儿子她这个当娘的也放心。
还能说什么啊,不跟阿娘一块就不跟呗。王妃上了马车,也往回赶。没走出多远,就听见自家儿子喊阿娘。
王妃一撩帘子,朱旭隔着马车跟阿娘对望。“怎么了?不跟东海可了劲儿的跑,喊阿娘做什么?”
你跟一匹马较什么劲啊!
“没事,就是想看看阿娘,想跟阿娘说说话。”
哼,算你有良心。
“嗯,阿娘也想旭儿。”
三人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聊,王妃坐在马车上掀着帘子,朱旭带阿妹骑着东海靠着马车往前走,倒不是很像个样子,不过这一家三口可管不了这么多。
这眼瞅着就到了王府门口。
“快进屋吧,你阿爹也想你了。”
“那阿爹怎么不来接我。”
懂事不懂事的另说,这九岁的孩子,哪个不希望自家阿爹能多依着自己。可他也明白,就像他这一趟离开阿娘一样,他阿爹有跟自己一样的责任,这个责任叫天下百姓。朱旭不会胡搅蛮缠,非要问自家阿爹自己跟天下百姓哪个重要。他就是因此才会走这一趟。
到了门口,朱旭带阿妹下了马,王妃也下了马车。王爷正在门外站着呢,等着他们回来。
“阿爹,我回来了。”
“嗯。这一趟,辛苦了,都瘦了,也变黑了。”
“不辛苦,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
“走吧,快进屋,饿了吧,快来吃中午饭。”
“嗯,确实饿了。”
倒不是很饿,主要是馋了。除了来回吃过鱼以外,哪吃过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跟着进了屋,午饭已经吩咐人备好了,倒没什么大排宴宴。就炖了个老母鸡,烧了鱼,炒了些猪肉,还有几个素菜。
坐上了饭桌,朱旭直往肚子里扒拉饭,又不住地夹着这几个素菜,韭菜鸡蛋、凉拌黄瓜、烩三鲜,烧白菜,只管往肚子里灌。
“旭儿吃这个。”阿娘心疼他,往他碗里夹鸡肉。
朱旭摇了摇头:“我肠胃不好,一个两月没吃,突然吃这大鱼大肉的,我怕受不住。等明天再说吧。”
天底下哪个爹娘听得了这种话啊。起义之前,他们也是苦日子过来的,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顿肉。王爷还好点,有一身功夫至少有点吃的。那树皮草根王妃也不是没吃过。照理来说,朱旭这点苦在他们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可知道归知道,难道就因为自己过过苦日子,所以子女就该过苦日子吗?现在不一样了,改朝换代了,自己原吃那些苦,就是为了自家孩子往后能少吃苦。
话分两头,这边一家人团聚不说,太子回宫,这正有好消息等着他呢。
“彦儿回来了,这一趟,辛苦彦儿了。来,起来让父皇好好看看。”
太子跟君王这边也是父子团聚,不过,比起王府这一家,人家有正事儿呢。
“对了,彦儿,我刚刚接到消息,没怎么打起来,秦军退兵了。”
“太好了。”
没打仗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好,今天尽是好事。走。陪父皇去吃饭,跟父皇好好说说,你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