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对刘明说:“我明白,收购四合院这事儿急不得,得碰运气,你们安排人盯着就好。目前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贸易这块儿。”
刘明点头应道:“好的,老板,我们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接着,他详细汇报了最近贸易方面的工作成果。
自从收购四合院和古董遇到瓶颈后,再加上上次王志远安排的电器贸易,刘明的生意可谓是如鱼得水。
在进出口方面,他充分利用内地的资源优势,将一些精美的瓷器和优质的茶叶运往香江,同时从香江运回正港电器的彩电和冰箱。
而当上海和深圳的电器公司投产后,刘明更是将这两个工厂生产的电器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市场。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北京的市民购买力竟然如此强劲,从香江运回的电器刚到北京没多久,就被抢购一空。
尤其是一些大院里的朋友,知道他有门路,纷纷找上了他,表示要购买彩电和冰箱。
本来,他的进口额快要用完了,正好赶上上海的工厂开始生产,就立马从上海调货,不久后,深圳到北京运输路线也畅通了,深圳生产的电风扇,冰箱也运往了北京。
听完了刘明的叙述,王志远也感到一阵惊喜,没想到这些产业已经形成小闭环。
“哈哈,刘明,你真是个人才,看来当初选择你是个正确的选择,”王志远感叹的说道。
刘明笑着说道:“我这也是跟着您学的,您当时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呢,你说国内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物资需求。
尤其是这些电器产品,我一直记在心里呢,所以在市场上好的四合院少的时候,我就立马开始销售这些电器产品....”
两人相视一笑,愉快地闲聊了一会儿。
王志远心里暗自思忖,当初留给刘明的那笔钱,不仅没有被花光,而且他还通过倒腾这些电器赚了不少钱呢。
王志远略作思考后,接着开口问道:“你对北京的电影厂和电视台了解多少啊?”
问完这句话,王志远突然意识到,刘明说不定真的了解很多,毕竟当初将刘明介绍给自己的,可就是央视的一位。
“嘿嘿,虽然我自己对电视台和电影的参与不算多,但是我们大院里的那些朋友们,对这方面可感兴趣啦!要不我把他们叫过来一起聊聊?”刘明面带笑容地说道。
“你的朋友们?”王志远不禁好奇地追问。
“嘿嘿,没错,都是我玩得特别好的哥们儿,我们可是从小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的呢!”刘明兴奋地解释道。
紧接着,刘明就像报菜名一样,顺口说出了他们的名字:王朔、马未都、梁左、叶大鹰……
王志远瞬间就想到,这不就是最开始的京圈儿吗?
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电影的半边天,这时候冯裤子还只是个端茶送水的小弟,还未进入这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