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我比爸爸妈妈更具有成为“优质视频作者”的潜质吧,我倒是可以深入研究一下,毕竟“技多不压身”。
--------------------
第4115天(2022年10月17日,星期一)——持家好手
早上我跟爸爸一块儿出发去上学,路上边走边聊,爸爸说他上午去美术馆看画展,然后中午回家要挑战“复制”姥爷的拿手家常菜——黄瓜丁炒辣椒。
虽然我向来不喜欢吃青菜,也怕辣,但仍然觉得姥爷做的黄瓜丁炒辣椒超香的。
那菜一端上桌,满满的辣香与清香顿时让人食欲大振,如果有这道菜爸爸连肉都顾不上吃,就连同样不吃青菜的妈妈也会忙着挑里面的花生米来过瘾。
现在爸爸的烹饪水平都这么高了?信心都这么足了?已经开始要“复制”姥爷的拿手菜了?
最近爸爸倒是确实每天都要在家做饭,而且味道不差,花样儿也越来越多。
反正我每回赶上了都要尝几口,每次还都有“惊喜”,有时候甚至尝上了就停不下来。
不过妈妈对爸爸炒的菜完全提不起兴趣,因为爸爸爱做素菜,而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
绿色的蔬菜就算再好吃妈妈也是不会吃的,在这一点上妈妈十分“执着”。
爸爸现在每周一都要买好多菜,然后规划出一周的菜谱,每天自己炒菜做饭,我觉得爸爸已经把这当作一件非常大的乐趣了。
但爸爸却说,他自己做饭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省钱,他每周一买一堆菜才花百十来块,却可以吃上一周。
这要是点外卖,一顿就得好几十,天天点外卖一周下来还不得好几百,而且还未必吃得顺口。
比如说昨天晚上,爸爸用一根黄瓜、两个尖椒、三根香菜、一段大葱就拌了一大碗老虎菜。
以这个菜量要是点外卖至少得二十大几,而爸爸用这些料的成本顶多几块钱,而且还新鲜呢!
那要这么算下来,爸爸天天自己做饭,不点外卖,一年下来还不得省个几千块?!
爸爸可真是一把“持家好手”!!
等晚上回来,我非得尝尝爸爸做的黄瓜丁炒辣椒,看跟姥爷做的相比哪个更好吃!
--------------------
第4116天(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十一点睡觉
昨天妈妈又是好晚好晚才回来的,我早就睡觉了,妈妈究竟是几点回来的我都不知道,不用问我就知道妈妈肯定是又打牌去了。
妈妈经常跟同事一块儿打麻将,最早一个月打一次,后来变成一周打一次,从前一段开始更是增加到了一周两三次。
妈妈总说“喜欢上班”,其实就是因为工作日可以约同事下班后一起打麻将。
不过今后妈妈应该不会再下班以后打牌到很晚了,至少最近一段时间不会,今天妈妈说,她已经把之前约好的牌局都给取消了。
妈妈倒不是终于体会到总打麻将属于“玩物丧志”的行为,也不是忽然“良心发现”为了不能经常在家陪我和爸爸感到愧疚。
而是因为妈妈“无意间”测了下血糖并且发现“超标了”,于是妈妈真的害怕了。
其实家里的血糖仪是给爸爸准备的,以前爸爸刚开始吃降糖药的时候每天都要测一次,后来改成两天一测,再然后是一周两测。
最后可能是爸爸天天吃药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且他的血糖也控制得也算可以,所以爸爸也不再坚持定期测血糖,现在恐怕都有几个月没测过了。
今天妈妈可能是开柜门看到血糖仪“闲置”在那儿,就“临时起意”拿出来给自己测了一下血糖。
结果居然是6.5,而正常值的上限才6.1,也就是说妈妈现在已经“不正常”了。
以前妈妈血糖一向正常的,不高不低,这跟妈妈之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有关系的,不暴饮暴食、睡眠充足,这些习惯都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但是如果妈妈每周打两三次牌,几乎每次打牌都要凌晨十二点以后到家,睡觉自然也早不了,第二天没精神不说,这不血糖都高起来了!
要不是今天偶然间测了一次血糖,妈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变不好的作息。
现在妈妈知道紧张了,打牌的乐趣也“不香”了,必须得每天早睡了。
妈妈宣布从今天开始要恢复每天十一点睡觉,必须把升上来的血糖再降下去,她可不想像爸爸一样每天吃三顿药。
我当然希望妈妈能坚持早睡、成功控制住血糖。
虽然我也不确定妈妈到底能坚持多久,也许等血糖降下去了她就又会开始放松了吧,但能多做一天也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