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雨水你怎么过来了?没和小朋友们玩儿?你嫂子哪儿去了?”傻柱问道。。
“嫂子搀着新娘子进屋了。刚才秦京茹和我说村里宴席,小孩子不能上桌,只能拿着碗等大人给夹吃的。我一想那我中午不就没饭吃了吗?所以我就找你来了。”
傻柱一听明白了过来。现在谁家孩子都不少,要是都带着上桌那不知道得多开多少张桌子。所以就有了小孩不上桌的规矩。
倒是年纪大的都得你主家迎进去,请人家上坐。即便是腿脚不利索,出不了门的老人,你也得派人送个食盒过去。送的不多,除了有数的鸡鱼肘子这些,其他的每样都得有。这就显示了一个敬老。
傻柱一想,今儿个秦淮茹还真未必有空照顾何雨水。既然过来了,那就自己看着吧。
找了一个凳子给何雨水让她坐下。傻柱把刚才炸的几个小丸子拿了出来,揭开锅盖倒进了炖着的菜里。
尝了一口菜的味道,傻柱开始调味儿。盐,五香粉,酱油倒进去,拿大勺搅一下。然后继续炖着。
这时何雨水看见了小伙伴儿秦京茹,连忙招手把人叫了过来。
“京茹,快过来,这儿有好吃的。”
秦京茹跑了过来,看了傻柱一眼,低声问道:“雨水,你怎么在这儿啊?这儿是做饭的地方,小孩子不能过来的。”
这也是怕小孩子偷吃,大人教的规矩。有不听话的孩子往做席的厨房里钻的,轻则打骂,重则棍棒。
并不是说怕一个孩子吃多少,而是怕小孩子不懂,对有数的东西下手的。像傻柱最后用手挤出来的小丸子,差几个根本无所谓。但是像四喜丸子这些可是有数的。少了一个,给谁桌子上三个啊?更不要说,主家按桌买的鸡鱼这些了。
“我哥在呢,没人管我。”
秦京茹又怯生生看了傻柱一眼,然后叫了一声:“姐夫”
傻柱点了点头道:“和雨水在这儿坐着,不准乱跑,不准乱动东西。”
秦京茹点了点头,挨着何雨水坐了下来。
傻柱再次揭开锅盖,尝了一下咸淡,味道刚刚好。拿起香油倒进大勺里,舀一些汤汁。然后泼在菜上面。搅一下完事了。
傻柱叫了秦老六过来,俩人把菜端了下来。
傻柱拿了两个碗,先把丸子从菜里挑出来,然后拿筷子挑了一些粉条,豆腐肉片儿多舀一些,白菜少点。另一个碗给何雨水秦京茹拿了几个馒头。让她们俩去一边吃。
很快婚礼完毕,傻柱被丈母娘从厨房里拉了出来,安排在了秦淮茹舅舅们一桌。得,继续挨个儿认人,改口叫人。
一顿饭吃的傻柱比大舅哥这个新郎都累。大舅哥是挨桌敬酒,而傻柱则是被人拉去挨桌喝酒。都是秦淮茹她们家亲戚,傻柱不去还不行。
最后傻柱被大师傅拉着到了老丈人这一桌。挨个儿把酒一敬,然后傻柱就不省人事了。
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吃了丈母娘做的饭,傻柱拉着何雨水和秦淮茹赶紧离开,再不走,回去就要赶夜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