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听到李隆基说要重用李林甫,就微笑着说:“陛下英明,总是能慧眼识才。”
第二日,即四月二十一日的早朝上,李隆基宣布升吏部侍郎李林甫为黄门侍郎。李林甫离着做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李林甫已经通过宦官牛仙童,和官奴牛贵儿与武惠妃暗中交流信息了。武惠妃得知李林甫愿意保护她的儿子李瑁,很受感动,因此才在李隆基面前夸赞李林甫。武惠妃前几天还向李林甫透露皇上打算迎接太子来东都,李林甫这才向皇上奏请迎接太子来东都,以迎合皇上的心意。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工作十分认可,这时候他想着对宰相的官职进行升级。五月二十七日退早朝后,李隆基在上阳宫化成院面见了张九龄。
张九龄坐在茶桌南侧的椅子上,李隆基坐在茶桌北面的椅子上。李隆基让一位年轻宫女给张九龄倒了茶水。
张九龄说:“谢谢陛下赐茶水。”
李隆基说:“朕召见你,是和你说一下,朕将要对宰相职务做出调整。一个多月前朕让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江淮、河南转运使裴耀卿卸任了黄门侍郎一职,让他安心负责江淮、河南等地改进漕运,沿河建设粮仓,凿山开路等工作。朕当时让李林甫担任黄门侍郎了。朕对李林甫观察了一个多月,发现他对新职务适应很快。裴耀卿改进漕运 建设粮仓,凿山开路的工作已经干了八个月了,他的下属已经能监督完成后面的工作了,因此朕想让他任侍中,让李林甫任礼部尚书兼同平章事。朕让你任中书令。你对朕的这一决定意下如何?”
张九龄刚喝了一小口水,赶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向李隆基躬身行礼道:“陛下,臣赞同您任命裴耀卿为侍中的决定,臣对您任命臣为中书令也感到受宠若惊,并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努力做好中书令。臣认为宰相一职对国家的兴衰起的作用比较大,李林甫不适合做宰相。”
李隆基微笑着说:“朕就知道你眼光高,瞧不起文学才华远不如你的李林甫,可是你要知道,李林甫做事还是很认真的,工作效率也高。朕任命李林甫为宰相的决心一定,你就不要再反对了,何况你是第一宰相,裴耀卿是第二宰相,李林甫为第三宰相,他并不比你地位更尊贵。”
李隆基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张九龄也不好说反对任命李林甫为宰相的话了。张九龄说:“臣刚才的观点是对国家负责,并不是处于自我利益的考量,与谁地位高低无关。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任命李林甫为宰相,臣也不再说不同意见了。”
李隆基微笑着说:“张爱卿啊,三个宰相总比两个宰相处理朝政的效率更高啊,你的工作也会更轻松一些。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三人以后要相互配合,在朕心目中,你是大唐当下第一宰相啊。”
张九龄躬身行礼道:“臣谢谢陛下对臣的信任。”
李隆基微笑着说:“张爱卿你请坐下继续喝茶。”
张九龄说“谢谢陛下”,然后坐到椅子上继续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