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飞问自己的专业,周韦桐颇为自豪的说:“不才,法兰西帝国文学院古典社会学博士,回国后经教育部委任在长安,长长安大学校任考古学教授,主讲古代文物保护与发掘。”
“考古学?哦,那难怪丁岐要找你帮他一起保护国宝呢?”
“那当然了,要是没有我,就凭丁岐他可找不到青铜器,更何况识别其中的铭文...”周韦桐侃侃而谈,面色红润的回忆着往昔的岁月...
“那你和丁岐是怎么认识的?丁岐为什么会加入‘脸谱’呢?”
听到王飞问自己和丁岐的关系,周韦桐面露微笑的解释,其实他之前和丁岐并不相熟,只有数面之缘,当时他刚从法兰西帝国回国,在一次教育部举行的酒会上遇到了从德意志国际军事学院学成归来的丁岐,当时的丁岐年富力强,家境优渥,是酒会上的主角,大家都向他敬酒,那时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之后,因为学界转移西南、西北,所以周韦桐就被教育部选派前往西北,出发那天他才知道丁岐也在。其实以丁岐的家境和能力,当时是可以留在金陵的,可是他却来了西北。这是周韦桐没有想到的,这也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第三次就是因为‘金百合计划’了,那是个夜晚,当时周韦桐正在宿舍休息,突然有人敲门,周韦桐就走到门口一看竟是丁岐,急忙让丁岐进来,丁岐进来后一本正经的问他‘是否可以信任他?’他不知所措只能点头称是。丁岐见他点头,自信的说‘我就知道你老周是个真君子,所以我来找你,请你帮帮我。’他问丁岐,需要什么帮助?”丁岐说:‘樱花鬼成立了一个‘金百合计划’要掠夺国内的文物宝藏,他要去阻止樱花鬼,请周韦桐帮助。周韦桐说:什么‘金百合计划’他从没听过?丁岐听了他的话,言之凿凿的说:‘有的,‘金百合计划’小组,现在已经从东北到了西北,正要派间谍把西北的众多文物偷运回樱花’所以我们要阻止他们。我听丁岐说的真切,也有了想法,于是问丁岐:‘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金百合计划’小组的存在?’丁岐说:会有证据的,让我等等。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第四次见面是在半个月后,当时周韦桐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丁岐出现了,他站在窗口看了周韦桐一眼,周韦桐明白丁岐是找到了他要的证据,于是下课后,周韦桐见了丁岐,看到了丁岐手里的证据,就跟着丁岐去守护国家宝藏了。’
周韦桐洒洒洋洋说了一大段车轱辘话,王飞问道:“丁岐的证据就是那个拓片吗?”
“是的,证据就是那个拓片。为了保护拓片,丁岐受到了‘金百合计划’小组的攻击,他冒死得到了拓片...我看到了他的伤口也看到了那个带血的拓片,所以也就信了他,也就是通过那个拓片,我们找到了一个青铜尊,通过那个青铜尊我们找到了《连山易》的信息...再之后我们在一次行动中遭遇了间谍和汉奸的偷袭身死魂穿,直到百年后见到了你”。
听到周韦桐终于提到了事情的经过,王飞说道:“那就是说我现在要按照你和丁岐当年走过的路重新再走一遍,直到粉碎‘金百合计划’找到《连山易》?”
“嗯,是的,顺便守护国家宝藏。”周韦桐听了王飞的话,提醒说。
“可是,你刚刚在酒楼里说,现在丁岐和周韦桐都存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找到他们跟他们直说‘金百合计划’的事情,然后再一起找到‘连山易’?人多力量大嘛?”
听了王飞的话,周韦桐顿了顿说:“刚才我都说过了,第一,我们不能改变既定事件发生的顺序,所以我们只能等待拓片的消息出现后才能开始行动。也就是等待那个青铜器的出现;第二,我和丁岐之前的行为已经证明我们的行动是错误的,是存在漏洞的,所以我们不能再重复一次错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让丁岐先我们知道‘金百合计划’小组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开始选择另一条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会成功。”
“那照你这么说,未来是什么样的,我现在完全一无所知?”
“怎么能是一无所知呢?历史的结果是不会被改变的,你不是都知道了吗?华樱战争,胜利的是我们。”
“可是,不,等等。你刚刚说历史的结果是无法被改变的,那么既然如此,我的出现也不会改变你和丁岐的结果啊?”
听了王飞的话,周韦桐陷入了沉默,好久之后他才说道:“结果会不会改变现在很难说,毕竟你能出现在这里就是一个变数...这个先不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能改变过程,我们能让战争缩短,能让被列强夺走的国宝重回祖国,能让四万万华夏儿女少些冤魂,能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苍生...至于我和丁岐,我们的生命在这些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微不足道而已。”
周韦桐的话音刚落,王飞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这才知道周韦桐的真实想法居然可能是牺牲自己...联想到自己刚刚的拒绝行为,王飞感到汗颜,他羞红了脖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