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
道衍被其朋友宗泐举荐。
道衍在选拔的会场上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请求入燕,朱棣同意,于是抵达北平,担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王府,行迹非常秘密,经常与朱棣密语。
二人相识至今,整整十三年有余,彼此于彼此间算是知根知底,关系亦非同寻常。
所以旁人不敢言的事情,姚广孝却是没有丝毫顾忌。
随即,姚广孝闻言愣了一下摇头失笑,不置可否,道:“王爷此言倒是为难小僧了,陛下天威浩荡,王爷都猜不透、看不明,小僧又如何能够看的懂、看的明白?”
“不过....”
“王爷,觉得事情缘由、有何内幕和含义,与咱们关系大吗?真的重要吗?又有什么影响吗?”
朱棣瞳孔微微缩了缩,直勾勾盯着与之近在咫尺的姚广孝看了良久,面色中露出一丝极为无奈情绪,伸手指了指其,亦跟着笑了起来,道:“你这和尚,实乃真是无趣的紧,真没意思,日日这般不累吗?”
姚广孝一声轻笑,微微摇了摇头,应道:
“王爷说笑了。”
“小僧乃皈依佛门清净之人,出家人不打诳语,且又是在王爷跟前,小僧岂敢于您面前耍小聪明,一切不过快人快语罢了。”
朱棣一脸不屑的瞥了其一眼,抬头看向不远处香火萦绕腾升的寺庙,似笑非笑道:
“和尚此言差矣。”
“想当初初见时,你与本王所言那些言语吗?”
“此乃佛门清净人,该言语之语吗?”
“那时可没见你这般作态。”
姚广孝:“........”
过分了。
会不会聊天。
这究竟是论事,还是奔着戳别人心窝、肺管子来的?
跟谁学的,起手就这么狠。
短暂愣神错愕,姚广孝哑然失笑,随即双手合十,面色中露出一丝悲天悯人神色,:“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天下择明主,小僧此举不过是顺应天道而行,佛祖不会怪的。”
如此作态,朱棣笑了笑,也知道论歪理邪说、不要脸姿态,自己与之比算是自愧不如,索性也懒得与之争论这个问题,随即他眺望远处,沉吟了片刻,问道:“和尚!咱们眼下当如何,现在怎么办?可有其他建议?”
此言出。
姚广孝紧跟着神色一震,收起了合十双手,面庞骤然变温和随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则凝重无比,目光森然宛然一副超度恶鬼的怒面佛陀,沉声应道:“继续等!暗中蓄积力量,以不变应万变,等待时机,‘遇风雨’乘势而上,褪蛟化龙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