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考量,袁朗眼瞅着桌上摆的这些个事物:印章代表着权势;儒、释、道三教的经书代表着各自的学问;笔、墨、纸、砚实属一体,代表着锦绣文章,三元及第;算盘、钱币、帐册也为一体,代表着善于理财,成陶朱事业;首饰、花朵、胭脂代表着以后桃花不缺,多子多福;吃食也不能说是“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而舅舅添上的那把小木剑,怕是对应着习武从军的道路。
在旁人看来,只是对小儿未来的一种期许,而对于可以“练假成真”的袁朗来说,却是对于自己未来道路的一种提前布局。
倘若选择了印章,怕是可以获得个“官运亨通”的透明标签;儒家书卷和笔墨纸砚,一个“文曲星下凡”的虚名不在话下;其他几项也都是对应这些个世俗之物,唯有释、道两项有对应着超凡入圣的可能。
本来袁朗的选择就是释、道两项,求一个超凡入圣,得道成仙的机缘,没想到舅舅临时起意加了个小木剑,袁朗就直接把释这一选项放弃了,要是可以的话,谁想去当个和尚啊。
剑代表的可不仅是从军,重点是习武,长生路漫漫,缺了护道法门可走不长远。
袁朗一被放到大案上,就麻溜的朝着道经爬去,一把抓了过来,一众亲友还没来得及叫好,那把小木剑也被袁朗抱在了怀里。
舅舅倒是乐了,一把抱起这个贪心的小不点,笑着对着自己的姐姐姐夫说道:“甚好甚好,和他舅舅一样,以后是个练家子哩。”
李氏伸手接了过来,嗔道:“只要不像你一样顽皮,我就阿弥陀佛了。”
一旁的袁朗亲爹也是笑着说:“我啊,只求这孩儿能顺利成长,读书、修道、练武、从商,都随他吧。”
袁朗的亲爹名叫袁野,字什么的袁朗就不清楚了,因为之前有袁朗出现的场合大部分时候都是露一面就被抱走了,家里大家也都老爷老爷的叫。
袁朗出生不久,袁野就去京城谈了一笔大买卖,直到年关才返回应天府,袁家的生意倒也挺广泛的,主家的主要业务是织造生意和制扇生意,其他的米铺、金店、酒楼也开了些,但是都不成气候,大多都是家里的旁支在经营。
田庄之类的自然不缺,店面宅邸也有一些,说一句富贵人家绝不为过,哪怕是在应天府这个一板砖下去就能砸出几个富豪乡绅的地也是有名有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