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大军直逼河北,打的史思明找不到北,成功切断了范阳和洛阳的联系。”
“狠人县令张巡镇守雍丘城挡住了安禄山大军进入江淮地区。”
“一时间安禄山感觉自己像一个瓮中之鳖。”
“想打哪一路都打不过去。”
“安禄山对身边亲信抱怨,你们这些人连续数年蛊惑我造反,一个个都说万无一失。”
“现在好了,潼关打不下,北边道路也断了,南边也打不过,四面八方的军队将我们包围了。”
“万无一失在那里。”
“安禄山整天惶恐不安,唐朝中央高层却站起来了。”
“爷又行了。”
“李隆基和杨国忠再一次给安禄山送上助攻了。”
“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快速解决安禄山。”
“哥舒翰都打算死守不出了,突然接到上面出击的命令。”
“猪队友啊!”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哥舒翰上书劝李隆基收回命令,李光弼也上书告诉李隆基镇守好潼关,我抄安禄山老家。”
“李隆基不听强行命令哥舒翰出击,杨国忠依然在不断排挤哥舒翰,甚至派了一支军队来督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直接杀了督战军队将领,将军队收为己用来镇守潼关。”
“为什么李隆基要哥舒翰出关。”
“这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杨国忠等人一直在劝李隆基出关消灭安禄山。”
“其二,安禄山派遣老弱病残上前线来展现自己的弱势,给李隆基和朝廷大臣传递一个信息我快不行了。”
“其三,李隆基本身也希望快速平定安禄山,消灭这个可能威胁到长安安全的叛军,以及为自己找回一些颜面。”
“其四,粮食供应,但我感觉唐军都快没粮食了,安禄山大军又有多少粮食。”
“大唐各地还可以挤出粮食供应潼关军队。”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哪一边先犯错。”
“如此关键的时候,李隆基不听前线将领的建议,反而听一群待在长安的废物文官的建议。”
“他们懂军事吗?”
“丞相怎么上位的李隆基难道不清楚吗?也不想想身边的这些官员哪一个有才华。”
“有才华的官员早就被杨国忠调离长安了。”
“比如颜真卿,为人正直抨击杨国忠就被一纸调离长安了。”
“哥舒翰百般劝阻无解后,只能下令出击”
“安禄山见到大唐主力军队出来了,立刻派出一支送死的部队来诱敌深入。”
“唐军见安禄山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乘胜追击。”
“燕军疯狂逃跑,唐军疯狂追击,十几万的大军被燕军引诱到一条狭窄的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