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轩正要开口反驳,苏瑶轻轻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苏瑶站起身来,身姿优雅,目光坚定地看着邻国国王,不卑不亢地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唐朝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岂容他人觊觎?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片边境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大唐的固有领土,有诸多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可以证明。陛下若执意索要,恐怕于理不合。”
邻国国王脸色一沉,冷哼道:“历史?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形势不同,你们唐朝刚经历旱灾,国力大不如前,还能拿什么来守护这片土地?”
苏瑶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陛下此言差矣。旱灾虽给我朝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扞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再者,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遵循国际法理。随意侵犯他国领土主权,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陛下难道想让贵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吗?”
苏瑶的话有理有据,让邻国国王和他的大臣们一时无言以对。但邻国国王并不甘心就此罢休,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不断抛出难题,试图在谈判中占据上风。
在谈判的间隙,苏瑶敏锐地察觉到邻国国内的政治矛盾和利益分歧。她意识到,这或许是谈判的突破口。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巧妙地与邻国的一些大臣进行私下沟通。
在一间幽静的偏殿里,苏瑶与一位邻国的重要大臣相对而坐。苏瑶微笑着说:“大人,我知道您一直心系贵国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如今,若因边境争端而引发战争,对两国百姓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而且,战争一旦爆发,国内各方势力的利益平衡也将被打破,这恐怕并非您所希望看到的。”
那位大臣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说:“苏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我国国王态度坚决,我等也难以左右。”
苏瑶轻声说道:“大人,其实我们此次前来,是带着和平的诚意和合作的意愿。在贸易方面,唐朝有诸多优势,可以与贵国实现互利共赢。若能在边境问题上达成和平协议,对贵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大有裨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还望大人仔细斟酌。”
通过与多位邻国大臣的私下沟通,苏瑶逐渐了解到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她发现,邻国国内并非铁板一块,一些大臣出于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考虑,并不希望与唐朝发生战争。
回到谈判桌后,苏瑶巧妙地利用这些信息,调整谈判策略。她提出了一系列兼顾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如在边境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共同开发资源,实现互利共赢。这些方案既维护了唐朝的尊严和利益,又满足了邻国的部分需求。
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邻国国王同意停止在边境地区的挑衅行为,与唐朝重新划定边境线,并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苏瑶和正使赵文轩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踏上了归程。回到唐朝后,他们第一时间进宫向皇帝复命。
皇帝坐在龙椅上,仔细审阅着协议内容,脸上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苏瑶、赵文轩,你们此次出使,不辱使命,为我大唐赢得了和平与尊严。朕对你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苏瑶和赵文轩跪地谢恩。从此,苏瑶在朝堂上的威望进一步提高。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成为了大唐历史上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