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虽是个商人,但也知道饮水思源。这些年,多亏了朝廷的好政策,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如今国家有难,我理当贡献一份力量。”王福诚恳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豪。
负责此事的官员十分感动,说道:“王老板深明大义,实在令人敬佩。陛下定会重重嘉奖您的。”
在王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富商纷纷解囊。有的捐资五万两,有的捐资三万两,还有一些财力稍弱的富商,也尽自己所能,捐资数千两。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到了大量资金。
小宝得知这一消息后,龙颜大悦。他亲自接见了王福等几位捐资较多的富商,在皇宫的大殿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表彰仪式。大殿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荣耀。
“诸位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此次慷慨解囊,为灌溉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朕定会铭记于心。为表彰你们的功绩,朕特赐王福为‘大唐义商’,并赐予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其他捐资的富商,也都将根据捐资数额,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小宝说道,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大殿。
富商们纷纷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王福激动地说:“陛下如此厚待,草民感激不尽。能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是草民的荣幸。”
解决了资金问题后,灌溉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工地上,工人们干劲十足,日夜赶工。他们有的挥舞着锄头挖掘渠道,有的搬运着沉重的石块修筑堤坝,有的操作着工具进行设备安装。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小宝和苏瑶也时常来到工地视察,关心工程进度和工人的生活情况。小宝每次来到工地,都会亲自走到工人中间,与他们亲切交谈。
“工人们辛苦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小宝亲切地对工人们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一位老工人说道:“陛下放心,我们不辛苦。能参与这么重要的工程,是我们的福气。而且,朝廷对我们也很照顾,工钱按时发放,吃得也不错。我们一定好好干,争取早日完工。”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大型灌溉工程终于顺利完工。竣工那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清澈的河水顺着新修建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流淌到广袤的农田里。原本干旱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干裂的土地重新变得湿润,庄稼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周边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欢呼雀跃。他们纷纷来到河边,看着流淌的河水,眼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激动地说:“感谢陛下,感谢朝廷!有了这灌溉工程,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干旱了,粮食肯定能大丰收。”
灌溉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定居和开垦荒地,土地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社会也更加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景象。
小宝和苏瑶站在堤坝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微风轻轻拂过,吹起他们的衣袂,仿佛在为这伟大的成就欢呼。
“苏爱卿,此次灌溉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多亏了你出谋划策。”小宝说道,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感激。
苏瑶微笑着回答:“陛下过奖了。这都是陛下英明决策,以及众多百姓和富商共同努力的结果。臣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小宝望着远方,目光坚定地说:“此次经历让朕明白,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上下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朕定会带领大唐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在阳光的照耀下,灌溉工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繁荣与希望,也见证着小宝和苏瑶为国家和百姓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这一伟大的工程,将永远铭刻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