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怎忍我汉民遭此大难!遂遣柏轩领兵入川平蛮。誓要为我汉家子民开创一片乐土。
只恨备才疏德薄,无力向北救关中百姓,亦无力向南,救百姓于豪族掌中。
若天幸授备以二位将军这般英杰,备愿亲冒失石,南征北战,扶大厦之将倾,还天下以安宁,令我汉土辽阔,令我汉民安乐,虽万死,不足改我之志也!”
言罢,将酒水一饮而尽,仰天闭目,泪珠顺脸颊滚落。
众人见状,皆跪拜于地,口称:“愿为主公驱使,辽阔我汉土,安乐我汉民!”
吴班见状,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旋即将酒碗摔落在地,急行至刘备近前,伏地拜曰:
“明公大志,班深感敬佩,若明公不弃,班愿充作明公帐下小卒,随明公平定天下,誓死不悔!”
刘备闻言,急扶起吴班,泣曰:“我得元雄,如添一臂,必不相负!”
吴懿见状,亦将碗中酒饮尽,起身行至刘备身前,拱手问曰:“玄德公欲得益州乎?”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吴班目视吴懿,不知在思忖什么,众人亦目视刘备,若主公下令,便要将吴懿斩杀当场。
刘备却面色如常,依旧是热泪盈眶得模样,言道:“今天下三分之势已显露无疑,备欲得益州以为腹心之地,依为他日平定天下之根基。”
吴懿闻言,亦面色如常,又问道:“玄德公若得益州,当如何治理?”
刘备言道:“轻徭役、薄赋税,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御敌于外,攘安于内,待天时至,向北可伐曹,向东可讨孙,如此而已。”
吴懿闻言颔首,又问曰:“今日之刘益州,其寿几何?”
刘备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愠怒,却仍不动声色,言道:“季玉乃我同宗兄弟,若备得益州之地,季玉贤弟养尊处优,富贵一生,纵享安乐,自然岁寿遐龄。”
吴懿闻言,目视刘备半晌,忽跪地叩首曰:“懿得明主,愿以此身献与明公,任凭驱使,绝无二心,虽刀斧加身而不改,虽九死一生而不悔,若违此誓,天人同诛之。”
刘备闻言,终是放下心来,亲自扶起吴懿,叹曰:“子远忠直,有远见,备得子远,乃天幸也。”
众人见状,亦放下心来,黄忠与魏延不动声色的将按住佩剑的手收回,端起酒碗,与众人痛饮而贺。
及至宴席散去,二吴已酩酊大醉,刘备却与庞统、黄忠、魏延以及未曾赴宴的张松共聚大帐议事。
刘备曰:“二吴皆为忠义之士,恐不愿举檄文讨益州,诸公可有良策应对?”
张松闻言,拱手言道:“主公勿忧,松早已亲书檄文一篇,请主公试阅之。”
言罢,便从袖中取出一绢布,展而呈上。
刘备细细观阅,又交与庞统等人传阅,旋即对张松言道:“子乔大才,此檄文可使备得出师有名矣。”
庞统等人传阅毕,亦赞张松檄文。
次日,刘备分遣数股精骑,分别派往赵林屯兵之峨边,严颜驻守之江州以及益州各地重镇,传递檄文,或在城中张贴,或以箭矢射入城中,正式向益州刘璋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