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对李云的要求给出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这么多年了,李云也从来没主动请求过她做任何事情。
难的提一次,她自然拿出了最高规格。
次日,这件事就被拿到了朝会上讨论。
赵玄道:“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因此,朕认为科举考试,应选择擅长医术之人,医国如医人,众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不是,你们老赵家的皇帝又犯病了?
对的,现场有太多的“三朝元老”了。
第一个犯病的是赵瑞,反正就是不太正常。
死了。
接着就是淮南王,上位之后就是不肯封太子,然后和太子在皇宫对掏。
也死了。
但这两位也就是犯点小病,新来的这位更是炸裂。
科举考试,这是能那么轻易动的吗?
照赵玄这么说,往后是选医生还是选官员?
她这话说出来,满朝文武连忙反对。
这是动摇国本,同时也是动摇他们利益的政策,他们不可能答应。
“陛下三思啊!自古以来,为官作宰,岂能不学圣人之言?医者专精于术,如何能为国家栋梁?”
“陛下三思,以医取仕,自古未有……”
“陛下……”
所有人都在反对,就连一直支持赵玄的人也都没开口支持。
赵玄见群情激愤,也与他们激情对线起来。
一边说医生不行,一边说医生可以。
双方疯狂引经据典,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后,赵玄像是累了倦了,道:“罢了,你们不肯以医取仕,那在科举中加开一科药理术,如何?
药理,乃契合阴阳,联通五行,窥筋通络之法,于修身、治国皆有裨益。”
众臣见赵玄已经妥协退让了,也不敢再得寸进尺,细想之下,赵玄此言也很有道理。
一个是彻底改变考试项目,一个是加设一个考试科目,他们再不答应,那就不礼貌了。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但定完之后,满朝文武才忽然反应过来。
好家伙,皇帝一开始就只是想要加设药理术吧?
他们都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
但没办法。
皇帝要这么玩,你就只能陪他这么玩。
这就是朝堂上的规则。
臣子和皇帝,注定是要拉扯的,只是这波被皇帝拉扯麻了而已。
朝廷政策通过,很快就是下达了,各地学正都收到了消息,然后又通过学正通知各路书院,书院又通知学生。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是哀嚎。
李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禁挠头。
我就想让你多开几家医学院,你反手给我纳入科举?
虽然传播范围是变大了,但是……这缺大德。
就好比你马上要高考了,结果上头下发通知,要加考一个科目。
你气不气?
好在赵玄也不是起手就放大招,而是给了缓冲时间。
三年内,医科成绩仅作参考,不影响科举排名。
三年后,才正式纳入考试评分项目。
这样一来,学子们虽有怨言,却也接受了。
有三年的时间额外去学一门课程,大家起跑线也差不多,其实影响也没那么大。
就这样,李云的药理全书卖疯了。
因为这是官方指导书籍。
这就是权力的任性,李云也算是见识到了。
他以前也就是地方黑恶势力,现在成了以李云的名义。
但这一波收益也非常大。
李云现在每天的收入都达到了十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