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人,如内阁大臣们对这样的数据都已知晓,但是对于普通的官员而言,这可是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宗室支出的庞大,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在这些大臣看来,宗室们有着巨大的田产,还要朝廷出资赡养,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更别提还有宗室善于钻政策漏洞,将生孩子作为人生目标,多生多占。
但那毕竟是太祖定下的规矩,也没人敢当出头鸟来提议削减宗室俸禄,毕竟上一个提议削藩的是何下场,大家也都在看到了。
可满朝朱紫,也有舍身忘死敢于谏言之士,御史于廷益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于廷益:“陛下,汉室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祸,皆因宗室过盛而国用不足。今宗室岁禄已占天下税赋三成,若不加节制,恐蹈覆辙。”
“太祖时亲王府岁支米五万石,今亲王增至十万石,郡王亦翻倍。然天下田亩未增,百姓赋税已极,此竭泽而渔也!”
“去岁只河南一省,税粮四百万石,而周王府岁支禄米八十万石。民间卖儿鬻女者数众,而宗室歌舞不休,此非太祖仁政所愿见。”
“昔年唐明皇厚待诸王,然安史乱起,宗室束手。今若虚耗国库养无用之宗亲,异日边患骤起,何以御之?”
能有资格参加朝会的,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大部分人都历经两朝甚至三朝了,对供养宗室的政策早就不满了,如今看到有人开团,自是纷纷跟上,历数宗室的罪状,恨不得明天就去把粮食俸银都拉回来。
但也有持重的老臣,担心会引起宗室的不满,尤其还有镇边的藩王们,更要谨慎对待,主张慢慢筹划。
当时发财不想跟着长安捞鱼种树,就跑去宫里凑热闹,隔几日就会回来和长安说说都有什么新鲜事和八卦,正好围观了那次朝会。
发财不理解:“原来当上皇帝了,也还会有为难的事情哎。”
长安:“不愧是于少保,风采卓然,一片丹心。”
“而且这不是为难不为难,而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藩王镇边,这既是抵御外敌的一道屏障,也是巩固天家统治的一把利器,明末时试图力挽狂澜的人里,就有几个藩王。”
“但是,藩王的权利又是大为受限的,尤其是靖难之后,坐上帝位的人也会害怕其余的藩王效仿,所以就跟养猪一样圈养宗室,后来崇祯喊出勤王口号时,才会无人响应,实在是也没宗室有这能力了。”
“咱们从后世而来,知晓这其中的利弊,可当下的人,是无法分析透彻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不断的调整政策,哪怕我告诉朱长春这些,也改变不了其中扯皮的过程,这是制度下的弊端。”
“再说了,他也未必不懂这些,当初在文华殿学到七国之乱时,他就能说出若他为景帝,必不杀晁错这样的话,可见他是知晓历来改制风险所在的。”
发财不明觉厉,私下也嘀咕过要是他当了统界的老大,该如何如何,长安也没嘲笑它,反而很认真的同它分析,要如何才能当上统帝,首先就是要联系上统界,因为它之前询问元福身上有没有系统的邮件,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回信呢。
发财:“部门冗余,效率低下,等着吧,等我当上统帝了,我把它们都撤了!”
长安:“那你加油哦。”
于是发财又去宫里趴着了,围观学习朱长春的帝王之术,希望能早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