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重和锦衣卫何在?任由敌国之人行凶而不阻?”
“狼桃尚且败北,苏寒必已达大宗师之境!”
群臣齐呼:“恳请太后惩处沈重!”
“臣附议!”
……
大殿内众臣向北齐太后与战豆豆俯身行礼,义愤填膺地控诉苏寒的残忍 ** 及沈重的失职。苏寒如此嚣张,在城门口公然残杀六百一十名北齐子民,简直无法无天。
众人也清楚为何沈重与锦衣卫袖手旁观,毕竟大宗师岂是轻易能招惹?然而明知如此,沈重身为锦衣卫镇抚使,对此置若罔闻,群臣怎能不对其有所责备?
端坐龙椅的战豆豆面色微沉,问:“狼桃伤势如何?”
狼桃虽行事鲁莽,但他毕竟是北齐的九品上强者,且为苦荷高徒。战豆豆实不愿其就此陨落。
北齐太后身边的海糖朵朵亦眉宇间透着忧虑与无奈。先前她已明言狼桃绝非苏寒对手,并劝阻师兄切勿挑战苏寒。如今狼桃却已被钉于城头。
“回禀陛下,狼桃大人重伤昏迷,太医已随驾前往诊治。”一名御林军直言,“贯穿狼桃大人的冰枪,即便我们多人合力亦难以拔出分毫,只能任由其缓慢消融。”
战豆豆听后略感宽慰,微微点头。
“启奏陛下,边境传来紧急军情!”
一名太监神色慌张入殿,伏地叩拜,双手高举密函:“庆国边军各部调营,逼近三十里,停驻于边境线外。”
此言一出,尚未等战豆豆回应,殿内文武官员尽皆变色,低声交头接耳:
“不是说好议和吗?为何庆国再度兴兵压境?”
“难道是因苏寒与庆国使节所致?”
“一旦开战,受难的还是百姓啊!”
“如今我国库空虚,再经不起战火了!”
……
先是苏寒突破至大宗师,接着他在城门前 ** 百姓,还将苦荷 ** 狼桃钉在城墙上。如今连庆国大军也陈兵于北齐边境。特别是苏寒这位大宗师,此刻就在皇宫外,随时可能闯入宫中。
接连不断的噩耗传来,
令大殿中的文武群臣脸色阴沉,人人面露惊惧之色。
...
...
为表支持,点击自动订阅按钮吧!作者每日更新不低于一万五千字,要是喜欢的话,不妨多给些鼓励哦!
...
...
珠帘低垂,北齐太后微颦秀眉,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大臣们,缓缓开口,语气温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有何对策?不妨说来听听。”
虽然北齐太后本人也对这些纷至沓来的坏消息深感苦恼,
特别是庆国边军同时逼近的消息让她尤为头疼。
尤其眼下庆国各部兵马压境,显然是针对苏寒以及庆国使节而来。
但眼下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苏寒这位大宗师踏入皇宫一事。
太后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许久过去,
“回禀太后,臣以为绝不能放苏寒入宫。”一位文官出列,先是对太后施礼,再向高坐龙椅上的战豆豆行礼,语气恭敬地说道。
“正是,咱们国师苦荷正被庆国那大宗师牵制在外,此时断不能让敌国强者进宫。”
“此人刚突破大宗师境界,性格狂傲,仅因几句闲言便敢在街头 ** 无辜百姓。”
“臣亦持相同看法。若此人进了宫,一旦心怀不轨,后果将不堪设想!”
“依臣所见,不如将他安置于宫外,只需接待庆国使节完成议和即可。”
...
见有人率先发言,其余大臣也纷纷站出附和。
苏寒甫一进城便胆敢在闹市中 ** 千余名平民,
若其入宫后突起异心,谁能制止?
谁又敢阻止?
战豆豆与北齐太后目睹群臣争论,均不由自主地皱眉。
“召见苏寒乃是我母后与朕早有决定的事宜。”
北齐太后凝视着众臣,低声说道:“而且,苏寒目前还在宫外候着。若我们拒绝召见或不准入宫,恐怕会惹怒他,并让人觉得我大齐 ** ,有损国威。”
“此事莫要再议!诸位爱卿还有别的计策吗?”
召见苏寒之事,早已敲定。
况且,苏寒此刻就在宫外等候。
岂能轻易放他离去?
若非苏寒已成大宗师,此举尚且可行。
然则,苏寒修为已达大宗师境界。
北齐若如此行事,怕是会被苏寒视为羞辱。
届时局面恐难收拾。
朝堂之上众臣皆懂太后之意,一时语塞,难以开口。
“母后,儿臣以为,可调动驻守上京的兵马至太极殿护驾,再加御林军与禁军,总计兵力达二十万之众。”
战豆豆端坐龙椅,目光扫向珠帘下首的太后,拱手进言道:“即便苏寒怀有恶意,见此强兵压阵,亦当有所忌惮!”
“更何况,他此次前来,本为两国议和,调兵不过是防患未然罢了。”
“若无恶意,自是最妙。”
御林军与禁军合计五万精锐。
上京驻军更有十五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