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故意撅嘴:"老祖宗忒偏心!我们家巧姐儿描红还用着粗石砚呢!"
贾母笑骂道:"猴儿精!赶明儿你也考个举人回来,我给你一箱子的端砚!"说罢又想起什么,"对了,给环儿挑两匹茧绸,考试穿的衣裳要细软..."忽然顿住,"宝玉他娘预备什么了没有?"
屋里顿时一静。琥珀忙打岔道:"方才还听宝二爷说,要起个诗社贺环三爷呢!"
宝玉说这话时,正在梨香院和芳官、藕官她们说笑。他半躺在藤椅上,拿支海棠花在芳官鬓边比划:"这个颜色配你..."
茗烟急匆匆跑进来:"二爷,听说环三爷要考秀才了!"
"好事儿啊!"宝玉头也不抬,手指还在摆弄花瓣,"袭人,把我那个青玉笔洗找出来..."
芳官"噗嗤"一笑:"二爷连环三爷哪天生日都记不清,倒舍得这么贵重的物件儿?"
"横竖我也用不着。"宝玉翻身坐起,忽然来了兴致,"不如咱们起个诗社贺他?"说着就催茗烟,"快去潇湘馆请林妹妹!"
麝月在一旁直叹气——这位爷恐怕连考秀才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正想着,外头小丫头突然喊道:"环三爷往这边来了!"
众人慌忙起身。宝玉抬眼望去,只见院门处站着的瘦小身影,怀里抱着个沉甸甸的书箱。夕阳斜照,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贾母屋里的赏赐最先送到。两个婆子抬着红漆托盘,上头堆着绸缎、文房四宝,最显眼的是那方雕刻云龙纹的端砚。
"老太太说了,让哥儿安心读书。"婆子满脸堆笑,"这砚台还是当年老太爷用过的..."
赵姨娘喜得直搓手,一叠声叫人打赏。贾环却站在书箱旁发愣——那箱子太沉,把他半边身子都压歪了。
王夫人的赏赐跟着就到了。周瑞家的亲自带着人来,两套时新衣裳,一套石青色湖绸的,一套月白缎子的,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还有一套上好的笔墨,笔杆上刻着"蟾宫折桂"四个字。
"太太说..."周瑞家的眼睛往赵姨娘那边斜了斜,"既然要考,就得像个样子。"
赵姨娘脸上的笑顿时僵住了,手指死死绞着帕子。贾环却像没听见似的,只盯着那套新衣看个不停。
暮色渐浓时,探春的礼也送来了。除了湖笔端砚,竟还夹着个小锦囊,打开一看,是几颗安神的丸药,还有张字条:"夜读不过三更"。
贾环捧着字条看了又看,眼圈突然红了。他想起那年冬天背不出书,姐姐站在回廊下,远远扔给他一个手炉...
正出神,外头又闹哄哄起来。却是宝玉带着一群丫头小厮,抬着个描金箱子来了。
"贺礼来迟!"宝玉笑嘻嘻地掀开箱盖,里头整整齐齐码着文房四宝、诗集画谱,最上头居然还摆着个泥塑的魁星。
赵姨娘惊得直念佛:"我的爷,这些..."
"我屋里堆着也是落灰。"宝玉随手拿起一册《唐诗鼓吹》翻看,"咦?这里头还有林妹妹的批注呢..."
忽然有人来报,说学里的王举人来了。众人忙回避,只剩贾环站在满地的贺礼中间。那些绫罗绸缎、笔墨纸砚,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他伸手摸了摸那方端砚,凉莹莹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院墙外,不知谁家在放爆竹,噼啪声在夜空里格外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