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现场众人的情绪有些低落,郑森也只好出言鼓励道:“别灰心,我也做不到二者合一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工作和生活不断相互靠近。”
说完,郑森从布包里拿出了他事先找人做好的教具,一个带刻度的迷你跷跷板和几个大小各异的砝码。
郑森把两个一样大小的砝码分别放到了跷跷板的左边和右边,随后说道:“大家请看,这是一个跷跷板。左边代表着工作,右边代表着生活。”
“如果我们把工作向中间这个支点移动,而生活原地不动,这个跷跷板马上就会向生活那边倾倒下去。”郑森一边说着,一边把代表工作的砝码向中间的支点挪了挪,跷跷板立即向着生活那边倒了下去。
“如果我们给工作这边再加上一个砝码呢,则立即会向工作这边倒下。”郑森又演示了一遍。
“如果我们想让工作往中间移动的而不移动生活,则我们需要给工作加上更大的压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说罢郑森把代表工作的砝码往中间移动了一些,同时又给代表压力的砝码旁边,放上了一个小砝码。果然这次虽然代表生活的砝码没有移动,但是跷跷板依然保持了平衡。
“所以,为了要让工作和生活合为一体,我们必须同时小心翼翼的移动它们,而且还不要给任意一方施加更多的压力。当然,这是很难的,必须小心翼翼的相向而行才可以,差一步则万劫不复。”说罢郑森小心翼翼的同时把代表着工作和生活的两个砝码移向了中间支点的位置。
随着代表着工作和生活的两个砝码在支点附近取得了平衡,郑森轻轻拭去额头上的汗水又说道:“这也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物理课,力、力臂、还有力矩。”
听到郑森提出的这三个名词,方以智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什么,他随即兴奋的答道:“师傅,我悟了!”
郑森再次在心里吐槽‘你又悟啥了?’
“工作和生活这两个砝码就代表着力。这两个砝码到支点的距离就是臂。而矩者法度也,它代表着跷跷板平衡和不平衡之间的关系。想要跷跷板平衡必须两边力矩相等。如果将工作向中间移动,则工作力臂减小,力矩随之减小。所以在生活不动的情况下,需要在工作一边放上更多的砝码增大压力,从而增大力矩才能重新保持平衡。”
郑森不得不在心里给方以智鼓鼓掌,真不愧是大科学家,自己仅仅是浅浅的做了个实验,他就能自己摸索入门了。
“其实师傅今天给我们讲这节物理课,不是为了真讲物理。师傅您肯定早就算到了阮大铖会自尽,所以才用这节物理课来告诫我们,在仕途上追求极致不是最重要的。仕途和生活取得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郑森:“……”
“学生,多谢师傅开悟。”说罢方以智伸手向郑森鞠了一躬。
郑森脸不红,心不跳,摆摆手大言不惭道:“哪里,哪里,对你们有帮助就好。”
一时间,在客厅里的众人都陷入了沉思‘我又该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呢?’
李香君听后,无奈的在心中想道‘是呀,我又该如何取得平衡呢?自幼丧父,家破人亡。幸被养母收留,以卖唱为生,以色侍人。别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如何去取得平衡,而我呢?过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是徒增伤悲罢了。’
方以智还想了解更多郑森自己的体悟,于是一连三问道:“师傅,您刚才说,您可以让工作和生活不断相互靠近,我想问问您的工作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又如何让他们不断相互靠近又不失平衡的呢?”
郑森不疾不徐道:“我的生活就是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工作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两者取得平衡凭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