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写完,提起笔很快就写完了一封家书,盖上了私章,交给了徐久爵。
徐久爵看完了信的内容很满意,只是这字迹……
“贤弟书信言简意赅,字迹……嗯……颇有龙凤之姿……”
郑森厚着脸皮没有接徐久爵的话茬,说道:“贤兄遣一可靠之人,带着这封书信去晋江安平镇找家父即可。”
“多谢贤弟,事不宜迟,愚兄这就去办,告辞。”徐久爵向郑森拱了拱手,转身就要离开,却被郑森叫住。
“贤兄留步,请看这媚香楼用的茶碗何如?”说罢郑森拿起了自家产的骨瓷茶碗递给了徐久爵。
刚才喝茶的时候徐久爵就觉得这茶碗挺新颖的,郑森这么一提醒,他也想品评一番。
“白如羊脂,温润如玉,胎如薄纱,虽比不上薄胎瓷,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徐久爵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三两句就看出了骨瓷的不凡。
“不瞒贤兄,这是我家新产的骨瓷,这款茶碗市面上还没有。过几日小弟将在自家的孤惜瓷器店举办这种瓷器的展会,届时还请贤兄去捧个场。这种茶碗的价格嘛不会超过2两,量大从优。”有魏国公世子捧场,自家的骨瓷肯定能在这行业红海中闯出一片天。
“才2两?”徐久爵震惊到了,这茶碗在应天府怎么着也得5两,要是贩运到北京,怎么着也得10两一支,进贡给皇上,那没有50两是不可能的。徐久爵一时间又觉得,郑森见识还是少了点。
“贤弟放心,那日我一定捧场,愚兄在这给你放下话,届时你这骨瓷有多少我要多少,绝不还价。”说罢徐久爵便告辞了郑森。
徐久爵走后,李香君也从屋外来到了屋内。
“郑公子,你看上去好开心的样子,是世子跟您说了什么好事吗?”李香君好奇的问道。
“哦,刚和世子谈成了一笔瓷器生意。”郑森端起茶碗喝了起来。
“瓷器?”李香君很好奇,但她很知礼节的没有再继续追问。
“郑公子,奴家秋闱后就要梳拢。”李香君红着脸低着头,用眼角余光偷偷的看了几眼郑森。
‘着名戏剧桃花扇里的名场面要来。只是这次阮大铖不在了,侯方域还能抱得美人归吗?看来这次需要我来帮帮他。不能让桃花扇这部戏,就这么没了。’郑森在心中念道。
“哦,梳拢,想必到时候,不少名仕都会慕名而来吧。”
李香君抬起头,满怀期待的看着郑森,说出了这辈子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一句话:“郑公子,那日你会来吗?”
“这还用说,我肯定会来捧场的,我们可是好朋友。”
听到这话,李香君顿时心花怒放,她感觉这是这些年,她听到过的最好听的一句回答。于是激动的看着郑森说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梳拢是怎么一回事,郑森也没见过,有这机会为何不来呢?正好见识见识。同时也要代替孔尚任把桃花扇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