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绵竹县的良家子弟出身,七八岁时身染重疾,被青城山上的老道士救下,此后便入了道观,暂为一员道童]
视线一转,季明感觉自己瞬间小了几十岁,与眼前哭哭啼啼的夫妻道别,跟在一个穿道服的老人身后,步履蹒跚的朝着山路走去。
MD,扯这么文绉,搞半天是模拟器。
[几日后,你正式拜了老道士为师,成为了清风观的道童,开始摸鱼打混]
[山上的日子很是无聊,除了偶尔些富贵人家路过此地舍些香油钱,余下的时间,你大部分都在后山乱逛,逮鸡捉兔]
[老道士很随和,对你并无什么限制,只是教会你做人的道理,便不再管束,偶尔还会塞你几个铜钱,让你去集市解解嘴馋]
“师父,道士也能喝酒吗?”
季明不自觉的张口问道,被老人不屑的瞧了一眼,悠哉悠哉的说道: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修了半辈子道,喝两口怎么了?”
说着,他拿起腰间的酒壶,咕噜咕噜又是灌了两口,脸上露出了通畅的表情。
[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在之后的几年里也染上了这个毛病,时常和老头在月下对酌,还得配上三两灼肉]
(心念豁达,增加些许悟性)
[舒服的日子过了几年,在你十六岁那年,面色凝重的老道士找到你,郑重地将道观托付给你,自己则是负剑下山]
[你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老道士却说,自己大限将至,应当是回不来了]
[你无言以对,只能为他的酒壶灌满了酒,亲自将他送到了山脚]
[此后,你就成了清风观的孤家寡人]
[直到几年后,你才从上香的富家子弟口中得知,江淮的采石矶附近,曾有一老道随军征战,据说是死于一场反攻]
[你并多言,只是偶尔在饮酒时,会对着庭院的枇杷树发呆]
一幅幅场景在季明的眼前闪过,但大多都如走马观花般短暂,并未过多停留。
直到……
[这一天,你在清理完道观后,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后山,在孩童时期的一处小溪坐下,静静看着面前清澈的流水]
[忽的,一个木盆从眼前划过,随之响起的还有婴儿的啼哭声]
[你眼疾手快的拨过木盆,凑近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破兜肚的女婴趴在里面,身旁是撒掉的羊奶,因为喝不到奶而嚎啕大哭]
[说来也巧,等你小心翼翼的抱起女婴时,这个小家伙哭声突然就止住了,开始好奇的用小手抓你的脸]
[这年头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虽说远离了战火,但朝廷却以此为据,加大了对蜀郡的税收]
[犹豫了良久,你还是忍不下心,决定收养这个小家伙,等过几年再做打算]
“我想想……就叫你世心吧。”
季明自顾自的说道,捏了捏小家伙的脸,对方却是不给面子,对着他的脸使劲作贱,沾了一脸的口水。
而此时,透过上帝视角,身处其中的季明已经大致猜到了流年回溯的情况,也大致明白了这个流年回溯的作用。
神魂交融毕竟是双方的事,如果只靠身子,进度实在缓慢,这个类似模拟器的东西,应该能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
不过,这故事怎么一股悲情味?
事实也如季明所料,之后流年回溯的情况更是让人难绷。
(原谅作者学艺不精,实在想不到怎么在原主活着的情况下增进感情,就浅浅加了这个剧情,用来填补之后的日常)
(但愿不会被当成水文……宝子们也可以说下能不能接受这种剧情,作者好及时改进)
(被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