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自是明白了王荆公是谁,但是很可惜,他也不感兴趣啥王安石的诗文。他记得原着中也提到过王安石变法,老爷子可是对此嘲讽拉满,感情王安石最近才没了啊(注:王安石死于元佑元年(1086年)故事现在还在元佑四年的年底)。是不是苏轼还活着?算了一个武侠的世界,想这些人干啥。
李逍收回思绪接话道:“如今世人多诽谤王荆公,玄生大师还为他编撰文集,看来大师真是对他的诗文喜爱的紧啊。”
玄生大师则是笑了笑,道:“人各有所好嘛,世人皆爱东坡先生的诗词,但是我年少时见过王荆公,对其人钦佩的很,故而偏爱他的诗文。”
正在两人说话间,只听顶上有哐哐声,玄生脸色一变,脚下施展了少林的神行功,一下子上的楼去,李逍也是跟着一道爬了上去。未到三层,就听玄生大师说道:“庆元,你还是下阁去吧。”
那名叫做庆元的弟子愤愤的下了阁,几乎和李逍撞了个满怀。李逍瞥了一眼,这三层的书籍上基本落满了灰尘,那庆元一翻则更是脏乱。
少数地方看着已经有些发霉,书架也有些腐朽,显然就只有玄生大师一个人维护着藏经阁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维护好最下面的三层已经是尽力了,通往四层的楼梯也是被锁上了,想那庆元应该是想上楼被阻止了。
相比之下二层则是整理的不错,没有堆放太多的书籍,反而到处挂满了名人字画,历代高僧的语录,以及诸多僧人和文人的唱和诗词,不过李逍显然对这些也没啥兴趣,仅有的几个能引起他兴趣的也就是几幅落款东坡先生的诗词,看着多是些不见于后世着作的诗词,也不知真假。
玄生见庆元下了阁。脸色稍缓,俯首开始整理书籍。李逍本着好人做到底的原则,其实也是因为好奇三层都有些什么,上了三楼,将庆元翻乱的书籍收拾起来,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稍稍擦了一下,只见书名《源法录》一看内容,关于佛教考源的,怪不得那庆元不感兴趣,李逍也是不想看,便将其归位了。
再看第二本《嵩山地理考》,这本书有点意思,也不知是哪位高僧写的,中间好多关于嵩山的地图,有哪些山头、哪些洞涵也被标记出来了描述的相当详尽,按照武侠小说的套路有洞必有先人留下的秘籍啊,有了它少林寺我就是开了全图啊。李逍顿时兴奋的拿着它看了起来。
这时玄生大师已经把元庆翻乱了的书籍尽数归位,过来拍拍了李逍说道:“这本书写的是本寺本朝初年的情况,具体是哪位先师,哪一年所着已经不可考了,闽生,你要是喜欢可以借去看。”说罢领着李逍来到一层,李逍登记之后便是带着书离开了。
离开之后的李逍是心满意足,在他看来自己还是有点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