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见状,也赶紧起身拦住典韦,劝道:“典兄,于谦说得有理。主公既然这么决定了,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想想,当初萧何不也是主公一眼就认定的人才吗?如今萧何在后方调度粮草,事事井井有条,主公的识人之明,我们是有目共睹的。”
典韦听了这话,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不好再发作,只得重重地坐回椅子上,叹了口气。“唉,于谦兄弟,你就没什么想说的?难道你也觉得那韩信有资格当大将军?”
于谦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看向典韦。“我还没见过韩信,不好妄加评论。不过,主公既然说了,只要他能拿下燕城,就让他当大将军。那我们不妨耐心等待,看看他是否真有这个本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如果韩信确实有能力,拿下燕城,那他当大将军也无妨。可若是他没能做到……主公恐怕也不会留他性命。”
典韦沉默了片刻,终于将酒杯重重放下,长叹一声:“罢了,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就再等等看。不过,若是那韩信真没本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酒过三巡,典韦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夜深人静时,秦琼和于谦告辞离去,典韦独自坐在房中,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依旧有些烦闷。
第二天一早,典韦按照宁晨的命令,率领一千精兵出城。队伍整齐划一,旗帜飘扬,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典韦骑在马上,目光如炬。
“将军,前方探子急报!”一名副将神色匆匆地赶来,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语气中的紧迫,“燕城北方有异动!”
典韦闻言,眉头骤然紧锁,手中的大斧微微一顿,沉声问道:“什么异动?详细说来!”
副将喘了口气,迅速禀报道:“探子回报,燕城以北发现大批流民,正朝我们这边涌来。据可靠消息,吴国大军已经开始进攻北阳城,北阳城内的百姓为躲避战火,纷纷逃离。他们跨过黄河,直奔我们这边,想必是因为我们这里远离战场,相对安全。”
副将顿了顿,继续说道,“但燕城已经派守军出城去了,我们得抓紧时间!”
典韦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抬头望向北方,仿佛能透过层层山峦看到那些逃难的百姓。片刻后,他猛地一挥手,声音洪亮如雷:“你速速派人将吴国攻打北阳城的消息禀报主公!务必详细说明流民的情况,请主公示下!”
“是!”副将领命而去,迅速安排信使快马加鞭赶往主公大营。
典韦转身面对众将士,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所有人听令!树好旗帜,列队前进,前去接应百姓!若遇到燕城守军,暂且避其锋芒,不可轻举妄动!”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