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人陆陆续续,摸着黑过了小树林,半个时辰后,登上一座小山丘,远远的能眺望到山脚下商队的那些篝火。
黄标这才松了一口气:“歇歇,待会后再走。”
众人停下来喘息。
董公公满头大汗,被他的侍卫轮流搀扶着,最后一个走上来:“行了吧?这么远了,应该找不到我们了。”
黄标靠近赵灼问道:“怎么样?”
“不行,还得走,咱们最多也走了三四里路,明天北凉骑兵如果真的来了,这边容易暴露,骑兵一下子就能绕上来。”赵灼说道。
黄标跟大伙儿说道:“继续,往前再走。”
“我的小祖宗啊,要是你猜错了,我这把老骨头都被你搞废了!”董公公抱怨道。董公公也就四十多岁,确实是队里年龄最大的,疏于锻炼和倚老卖老倒是真的。
众人休息片刻,继续赶路。
工部的三个人一声不吭,可能常年劳作,身体素质也可以,速度跟得上。
走走停停,一队人又走了两个时辰,午夜时分,逐渐抵达一座大山的山脚,赵灼在前面才让大家停下休息。
常宵和黄标断后,常宵奇怪的问道:“干嘛听他的?”他的意思是赵灼一介江湖武夫,临时入了军籍,只是个大头兵而已。
黄标道:“他在草帽城长大,少时狩猎,后来进了辑盗营,有次,整个队伍一百多人被马匪冲散,一个月后回来只有九人,回来之人都说是有他带领才回得来,一路找水找路,避开马匪、黑厥人,你说,咱们这一带,该听谁的?”
“这么牛!懂了。”常宵道,旋即道:“那是应该把他弄到咱们怀远军。”
赵灼走过来道:“少东家,就在这里过夜吧。”
黄标看着黑夜中黑暗高大的山峰:“是在山脚下等着吗?”
“对,派人去个高点,远处有人来能看见,咱们就往山上躲,骑兵上不了山,没人来,就在这里休息,草高林密,远处看不见。”
他们一路走的都是低矮平坦的草甸,偶尔有几片小树林,沿途都不如这里好隐蔽。众人这才放下包裹休息,有人把毯子一铺就地躺下了。
黄标道:“常宵、高德,你们两个先找个高点放哨,过会儿换人。”两人应允,沿着一个斜坡朝一个突出的巨石爬去,到了上面往远处一看,视野还可以,就在石头上铺上毯子,趴在那里放哨。
“能不能烤烤火?冻死人了!”午夜的草原确实很冷,董公公有些发抖,这次没有骆驼,所以他的帐篷留在了营地。
“不行,冷了就挤挤吧。”黄标一口拒绝。
董公公的五个随从把他围在中间,帮他挡风,董公公躺下后骂道:“小兔崽子这是要冻死咱家啊。路上没被黑厥人杀死,自己先要冻死了。”
赵灼自己带着毯子往山上走了走,找到几棵粗大树冠的松树,把地面厚重的松针往一个地方堆了堆,就卧进了松针堆里。
黄标带着他的两个侍卫也有样学样的过来,钻进了松针堆里。
凌晨,更加的冷了,换岗回来的常宵道:“他娘的,大东家点火了,他冷的不行了。”
“什么?”黄标有些生气:“谁让他们点火的?”他们在这里被松树当着看不到外面。
“我刚才看在了,过去跟他们说不要点火,他说再不点火,做使节的就要冻死了,使节死了,还出个屁使,这荒郊野外的,距离北凉城十万八千里,就算把山都点着了,城里也看不见。我想想也对,大东家没有受过这罪。”
黄标过去一看,火堆点的不大,看着嘴唇瑟瑟发抖的董公公,还真的怕他冻出问题,黄标想想,北凉军应该不会半夜追到这里。
再次钻进松针堆里,一觉睡到了天光将亮,突然被人轻轻摇醒:“将军,醒醒。”听到是身边军士韩康的声音,轻声问道:“怎么了?”
韩康低声道:“有八九个人摸上来了。”
“在哪里?”
“围住大东家了他们了,我们看到时来不及通知他们了。”韩康和另一个军士许帮在大石头凌晨有些打盹,加上那边八九个人悄无声息的靠近,所以临近了才发现。
此时已经听到那边有人在对话和呵斥了。
睡在松林里的人都醒了,示意工部几人隐蔽到松树更茂密处别动,他带着赵灼和三个护卫悄悄的朝大石头那边爬去。
许帮此刻正在大石头上观察,因为天光渐亮,大石头探头容易被看到,众人爬到旁边的灌木丛中,隔着杂草往山坡下看,也就几十米的距离。
大概是被偷袭的原因,包括董公公在内的六人都已经被制服,四个侍卫的刀都已经被偷袭的人拿在手上,围上来的九个人都是破衣烂衫的,有三个还拿着木棒做的武器,一个裹着黑色头巾的领头的汉子,拿着护卫的刀架在衣着还算光鲜的董公公脖子上,问道:“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