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摇头道:“不认识,不过,我看过你们使团的人员花名册。”
宋签闻言更加欣喜,恭敬道:“那,那敢问公子在朝担任何职?”
黄标道:“北境守军飞骑校尉,黄标。”他故意说的比较模糊,却都是实话。
宋签连忙挣扎起身,躬身拱手:“想不到,救我于水火的竟是同朝将军,下官礼部舍人宋签,见过黄将军,拜谢黄将军的救命之恩。”说着深鞠一躬。一般飞骑校尉是七品官,他这个舍人是从七品,虽然只低了一级,关键是人家救了他的命,这么说还能拉近双方的关系。
黄标介绍道:“这位是宫里的董公公。”他也没说是哪个宫,既然是太监,肯定是皇家的没错。
宋签施礼见过董公公。
董公公的细嗓子一听就更像宫里来的了:“算你命大,我们这千里迢迢的,能遇到都是机缘。”
宋签连忙感谢:“是,是,我们徐郎官原本也是宫里出来的。”
黄标看过使团的信息, 那个徐郎官是朝廷外派的宦官,临时给了一个礼部的官职,使团都叫他徐郎官,说道:“不过你也别谢我们太早,我们这是去往西域的商队,还不能送你回大舜。”
宋签诚恳道:“只要能逃离那些野蛮人的魔爪,在下已经感激涕零了。”
黄标让宋签不要客气,赶紧坐。
董公公问道:“这些年你应该没有得到徐郎官的消息吧?”
宋签道:“在那个小部落时倒是时常出去打探,后来失去了自由就没机会了。我们在草原上找到好多使团同僚的遗体,但没有找到徐郎官的。”
董公公不知为何发出一声叹息:“读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到了草原都不管用啊!”
宋签点点头:“草原有句谚语,翻译成大舜话,就是只有战马和弯刀能让人好好说话。”
常宵愤恨道:“这些野蛮人,都不配活着,哪天大舜强大了,把他们都扫到北海里去!”
赵灼插了句:“最好是能教化他们跟大舜人一样懂得礼义廉耻。”
宋签摇摇头道:“再往北走,还有更野蛮的部落,真的茹毛饮血,听说还吃人,连黑厥人都忌惮这些人。大舜的教化到了那里他们根本听不懂。”
赵灼知道他说的听不懂,不光是语言不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习性完全跟动物差不多,根本没有理解这些伦理和道德的基础。
黄标对大家道:“好了,不多说了,宋舍人还需要好好休养,等我们哪天遇到去往大舜的商队,让他跟商队一起回去。”
宋签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