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其它方面的补偿依然不少,不说荣华富贵,起码在小康生活以上。
每次春秋两祭也必会出现在掌权者身边。
这就是地位,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种显耀的场合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愚且一说,玉汝兄权当愚胡言乱语了!’
‘倭国国民慕强而无信,面似恭敬,可个个狡诈异常!’
‘若取名倭瓜,却也成就了绰尔小国的名声。既然是在江南种植成功,不若就起名南瓜吧!’
这是也是一种政治宣传,不可不重视。
一边的礼部精膳司郎中成大器却不停的点头。
‘玉汝兄,听持正兄的吧,这也算一功!’
玉汝立马转身对着王宁远拱拱手,‘我就谢谢持正兄的提醒了!’
这位一边负责屯田工作,还兼着司农寺的职,也确实不适应政治斗争!
玉汝正准备再开口呢,窗外就传来德哥儿安排人的声音。
‘王顺,怎么回事?’
王顺一脸喜色推门进来躬身道,‘老爷,西山庄子来送产出了,少爷正嚷着让厨房加菜,搬酒呢!’
王宁远还没说话呢,玉汝已经站了起来。
‘持正兄一起去看看如何?’
看到大器也点着头同意,王宁远指指自己的披风。
王顺立马伺候着玉汝披上。
这位真是够节省的,连个披风都没有。
刚进了东跨院,就看到一溜牛车,上面装的满满当当。
德哥儿正在一位胡须头发花白的老人介绍下,拱手和各个农户见礼呢。
还时不时的伸手摸摸农户身上的棉衣,那种亲切劲让排在一边的农家少年安心不已。
看到麻袋下面的猪肉,德哥儿用手拍拍肥厚的肥肉。
‘谷爷爷,可有按规矩给乡亲们分肉!’
谷主事爽朗的一笑,‘美死他们了,看看他们嘴唇上还挂着油呢!’
不说没注意到,果然一个个嘴上都油光光的。
这些人就是故意的,也算给王家扬名声,多少庄户人家都卖儿卖女,我们庄子上的人就油光满面。
故意不擦嘴角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来送收成,主家不能不管饭!’
‘来人,一半扇猪做席!’
谷主事赶紧拦着,‘我的少爷哎,就算加上娃子也才二十五口,哪用这么多肉!’
德哥儿小手一挥,‘府里的人就不是人了,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家里下人自然是听德哥儿的,立马过来两人,铁钩子一勾,抬着猪肉就走。
‘顺伯,刚好,过秤入库!’
安排完,这才指指娃子们还有四个闺女,‘先跟我去放行李,看看学堂!’
德哥儿看到父亲带着客人过来,自然知道他们有事,这才带着孩子们走了。
谷主事带着农户看到王宁远就想跪下。
王宁远一把扶着他,‘父亲的规矩都忘了,干嘛动不动的就跪!’
‘都小心的架着牛车,压了白菜,挂着果树小心夫人收拾你们!’
玉汝和大器两个已经拉开稻草帘子看柳条筐里的土豆了。
看到他们的表情王宁远已经猜出他们来的目的了。